新聞
學院新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在“第六屆資産評估新發展國際論壇”上的講話稿 ——國資委産權管理局副局長 郜志宇

發布時間:2016-12-09 浏覽次數:

vfvff.jpg

在“第六屆資産評估新發展國際論壇”上的講話稿

——國資委産權管理局副局長 郜志宇

2016年12月3日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和各位溝通交流國企國資改革進展和國有資産評估管理工作。首先,感謝各位多年來對國企改革發展、國有資産評估管理工作的一貫支持。衆所周知,國有資産監管是世界性難題,而我國擁有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國有資産。作為國有資産交易定價的重要參考依據,資産評估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的價值門檻作用,是防止國有資産流失、保障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關鍵環節。尤其是當前,随着國企國資改革不斷深化,資産評估的作用更加突出,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多次批示加強資産評估管理工作。提升資産評估專業水平、完善國有資産定價機制、維護國有資産合法權益有賴于資産評估行業不斷發展,有賴于資産評估技術、理論的持續探索和創新,有賴于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想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國有資産評估管理和各位做三點溝通:

一、國有資産評估管理工作情況

國資委成立以來,從出資人監管角度出發,按照“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制訂了包括《企業國有資産評估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12号)等在内的一系列國有資産評估管理規章制度,一方面對企業資産評估核準、備案、機構選聘等工作流程、程序予以規範和完善;另一方面不斷簡政放權,落實出資人職責,推動國有企業集團成為資産評估管理的主體,各級國資委工作重心正逐步轉移到資産評估核準、備案和監督檢查并重上來。

2003年以來,中央企業資産評估項目數接近4萬項,淨資産評估值超過10萬億元,平均評估增值率達70%。2015年,中央企業資産評估備案項目數4101項,淨資産評估值17015.58億元中央企業資産評估管理工作不斷加強、日趨規範,重視程度和風險意識顯著提升,評估機構庫實現公開透明選聘,企業價值評估普遍采用兩種以上方法進行;建立了資産評估結果公示制度,保障企業員工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執業水平不斷提升,專業度有效提高。資産評估為中央企業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推動低效無效資産處置、穩妥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改革發展提供了公允價值尺度,為平等保護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當前國企改革發展重點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分析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陸續出台了國企國資改革“1+N”系列文件,全面總結、科學提煉、系統謀劃了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的新藍圖。在新的曆史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更趨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善于經營、充滿活力的優秀企業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争力的國有骨幹企業,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當前,圍繞實現國有企業改革目标,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國資委正在着力推進國企改革:

一是着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優化國有資本布局。中央企業集團層面重組步伐不斷加快,5組10家中央企業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還有幾組重組正在醞釀之中,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标逐步實現;加快國企内部資源整合步伐,推動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11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總規模2000億元的“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和總規模3500億元的“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已經設立,重點服務于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二是全面提速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工作,國有企業分類改革紮實起步,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成效顯著,中央企業改制面超過90%,股權多元化比例達67.7%,積極推進七大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有序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

三是加快推進中央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瘦身健體,積極推動化解過剩産能工作。2016年,全國煤炭、鋼鐵去産能工作提前完成。加快低效無效資産處置,全面壓減企業管理層級(4級以内)和法人戶數(減少20%),國有資産(産權)轉讓、重組、增資擴股、股權交易等日趨頻繁。

四是不斷提升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産能合作等戰略性機遇,更好利用國際國内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兼并重組,增強全球配置資源能力。截止2015年底,107家中央企業在境外共設立9100多家分支機構,其中獨立法人接近5800戶。有80多家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2014年,中央企業境外資産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就已經分别占到了總體的12.7%、18.3%和8.6%,

三、國企改革發展新任務對資産評估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做好資産評估工作是“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規範資本運作、維護資本安全的必然要求,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關鍵一環,是國企改革中加強産權保護、維護各方權益的重要抓手,是中央企業完成穩增長、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瘦身健體的重要保障,高水平、國際化的評估機構是中央企業落實“走出去”戰略,配置全球資源的重要助手。

當前,國企改革發展目标已經明确,但是其任務之重、工作量之大、操作之複雜、涉及利益之廣泛前所未有,對國有資産評估管理和資産評估行業提出了新挑戰和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與之相适應的更科學、高效的國有資産評估管理體系,以及更強、更優、更專的評估機構和持續創新的評估理論。目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國資委将緻力于進一步轉變國有資産評估管理方式,持續推動簡政放權,完善事前制度規範、事中加強監管、事後落實問責的工作機制;構建評估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标準及考核體系,建立違規機構責任追究機制;落實國有資産評估結果公示制度,進一步推動落實國有資産評估項目結果公開,接受公衆監督;建立資産評估項目評審專家庫,借助專家力量進一步提高評估項目審核質量;推動投資價值類型評估應用,擇機出台工作指引。

資産評估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是完善國有資産定價機制、加強國有資産評估管理、發揮資産評估在國企改革發展中價值門檻作用的基礎和前提。希望資産評估行業主動适應國企改革發展新形勢、主動擔負新任務,對此我談幾點看法:

第一,資産評估行業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評估機構必須轉型升級,更強、更優、更專,切實發揮專業價值判斷作用,從單純價值評估向參與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的綜合性财務顧問轉變。評估機構目前還處于粗放型規模擴大和同質化發展,新形勢要求評估機構更好的适應更強更優更大更國際化的中央企業發展方向,适應每年淨資産評估值高達數萬億元的國有資産評估市場,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國企改革已經由點向線和面迅速鋪開,正在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單純的資産評估已不能适應國企改革發展的需要,必須有能力全方位為國企改革出主意、設方案、估價值、評績效,提供全流程服務。

第二,目前,中央企業國有股權投資基金已達萬億規模,基金的高效運作方式對資産評估提出了全新挑戰。評估機構如何創新評估執業思路,優化評估方法、評估程序,提高評估工作的效率和針對性,更好适應國有資本運營新手段,更好适應國有資本流動更加頻繁、資本運作空間日益擴大的新節奏,是評估行業面臨的不得不解決的難題。評估機構應當認真研究基金投資和退出環節對資産評估的特殊要求,特别是時效性和保密性要求,全面提高技術水平和執業能力。

第三,加強投資價值類型評估理論研究,積極應用實踐,服務國企投資并購、國際化經營。希望資産評估行業能夠加強投資價值類型評估理論和實務研究,建立健全投資價值類型評估的準則體系,構建适應國企改革發展需要、科學合理的投資價值類型評估應用體系和更加嚴格的内部管控體系,從以市場價值類型評估轉變到市場價值類型和投資價值類型評估并重上來,充分發揮評估的參謀助手作用,為國有企業投資并購提供科學的、專業的價值判斷。

第四,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産分布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産總額約5萬億元,希望評估機構能夠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和中央企業共同成長,共同“走出去”。做好境外資産評估是保障中央企業“走出去”戰略成功、維護國有權益的重要一環,評估機構應當加強國際間評估機構合作,以服務國際并購為主要方向創新适應國企投資并購特點且與國際接軌的評估技術、評估标準,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對國企改革發展的關注和支持,對國資委資産評估管理工作的一貫大力支持,并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推動資産評估理論創新,推動評估行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共同為國資國企改革事業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