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三點半,在沙河校區2号樓302,bevictor伟德官网稅務專業碩士案例研讨系列活動舉辦第五期。此次研讨以阿根廷金融服務案等三個案例為對象,對國際稅收協定中的幾項特殊條款進行了解讀和讨論。
本次案例研讨的主講人是信永中和稅務合夥人趙衛剛。趙老師是稅智俱樂部創始人,律商聯訊稅務實踐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在跨國公司領域有超過25年的工作經驗,從業經曆包括稅務機關、普華永道、通用電氣和聯合技術公司。bevictor伟德官网的曹明星老師、王文靜老師、張京萍老師、黃雲老師、陳宇老師、楊華老師和2016級稅務專業碩士同學一同參加了研讨。
研讨的第一個案例是阿根廷金融服務案,是與國際稅收協定以及WTO中的非歧視待遇條款相關的案例。2012年巴拿馬以阿根廷多項措施違背WTO非歧視原則為由,提起糾紛解決程序,争議涉及八項措施。趙衛剛老師先是詳細向我們介紹了阿根廷金融服務案的内容,随後以此案例中與稅收相關的四項争議措施為核心,提出了兩個問題:對照稅收協定中的非歧視待遇條款,判斷阿根廷的做法是否違反稅收協定?稅收協定下和WTO下的反歧視規則有何異同?在場的老師針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讨論,并且向同學們展示了如何在實際問題中運用國際稅收協定來作出正确的判斷。趙衛剛老師認為,避免歧視待遇是國際稅收協定的一項重要内容,随後他又向我們具體解讀了非歧視待遇條款的具體内容。
研讨的第二個案例是中國聯通西班牙退稅案,這一案例與協定中的相互協商程序條款有關。趙老師通過對此案例的分析,向大家展示了國際稅收協定中相互協商程序條款的重要意義。随後,趙衛剛老師帶我們了解了第三個案例,即青海非居民企業利用稅收協定避稅的案例,并借此案例帶我們解讀了國際稅收協定中的情報交換條款的内容以及情報交換在國際反避稅工作中的重要性。趙老師認為,目前全球稅收情報交換迎來了新的時代,同時也面臨着新的挑戰。自2010年美國頒布FATCA法案、2014年OECD受G20委托發布了《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标準》,截至目前已經有101個國家及地區承諾實施該“标準”。順應這一趨勢,我國CRS也逐步啟動,并承諾首次對外交換信息時間為2018年9月。
在講座的最後,趙衛剛老師通過蘋果公司避稅案引出OECD/G20 BEPS項目的十五項行動計劃。趙老師指出,目前全球已經進入後BEPS時代。在這種發展趨勢中,對國際稅收協定的學習就變得尤為重要。
這次案例研讨會,趙老師帶來的實踐案例,以及在場的各位老師對協定相關條款的解讀和案例讨論,讓同學們對國際稅收協定的學習和運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謝所有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