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在學術會堂606,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以“中國财政可持續發展研究”為題發布了《中國财稅研究報告2016》,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專家學者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讨,進一步深化了學術界對中國财政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認識,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中國财政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由我校研究生院院長馬海濤教授擔任主編,由十餘位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中國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的中青年學者參與研究與寫作,曆時近一年時間完成,凝聚了課題組成員的智慧和辛勤付出。當前美國特朗普總統履新和英國脫歐使得世界經濟不确定性增強,“逆全球化”勢力有所擡頭,對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大國财政建設、推進全球财經治理都帶來了一定挑戰。報告針對我國經濟新常态以來,财政收入增速走低、财政支出壓力增加、财政赤字和政府債務規模不斷攀升的情況,就中國财政可持續發展問題,從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政府債務、全球化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深入、系統的分析。

李俊生副校長緻辭并發言。他指出,财政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不能完全按歐美的範式來研究中國問題,應結合中國豐富的實際加以研究。中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與歐盟、美國都不同,特别是當前英國脫歐,與财政緊密相關,背後就有各成員經濟體發展差距過大、“吃财政大鍋飯”的問題,值得國内學者密切關注和深入研究。此外,李俊生教授還就政府與市場問題、财政資源配置、增值稅按消費地原則課征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政府部門看待問題往往習慣從保穩定、講政治的高度注重“感性”,高校學者應該“講理”、強調“理性”,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更多專業、學術的觀點。

研究生院院長馬海濤教授總結了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近年來在基礎理論研究、國際學術交流、研究團隊建設和服務國家決策等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經驗,并對近年來發布的一系列研究報告進行了回顧與總結。bevictor伟德官网的研究報告系列包括《中國财稅研究報告》、《中國稅收發展報告》、《典型國家政府預算制度研究》、《政府财政投融資研究》、《中國财稅史研究》、《中國稅務教育發展報告》等六大系列。這些研究成果,在促進學科建設、提升研究能力、服務國家決策、促進學術交流、提升我校财稅學科地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會議由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白彥鋒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财政金融學院院長郭慶旺教授、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研究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财政系主任劉怡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财政與稅務學院院長姚東旭教授等專家學者對報告進行了點評和研讨。

高培勇教授、郭慶旺教授、白景明研究員、劉怡教授、姚東旭教授、宋志剛編輯等分别發言,各位專家圍繞着報告的内容,從中國财政赤字的計算、周期性赤字與結構性赤字劃分、政府基金對财政赤字的影響、政府資産所帶來的預期支出風險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讨。各位專家普遍認為,财政可持續發展問題既是世界性難題,也必須結合中國國情進行具體分析。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在推進“放權讓利”的過程中,财政的兩個比重不斷走低,但是由于當時預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和我國強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使得我國社會經濟實現了平穩快速發展。因此,中國的财政可持續問題既有國際普遍性、也有自己特殊性的一面,不能片面地用國際尺度來丈量中國的财政風險問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财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财政收支矛盾不斷突出,這時更需要對财政可持續發展問題給予高度關注,需要“警鐘長鳴”,确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在财政赤字問題上,我國存在四本預算,赤字口徑不同,還有“軟赤字”和“硬赤字”的不同說法,但歐盟馬約規定财政赤字占GDP3%的警戒線不應被突破。近年來我國積極财政政策積累了大量優質資産,但這些資産的維護也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累積的大量債務還本付息支出也增加了未來“降成本”改革的壓力。就地方融資平台問題,有專家認為通過市政債券改革“開前門,堵後門,修圍牆,築籬笆”确實重要,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過去地方融資平台發債,銀行等金融部門會就貸款利率等進行嚴格把控,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金融企業的自我風險防控将财政風險進行了“把關”,是一種市場化的風險防範行為。現在改為發行地方債之後,協議利率水平普遍較低,财政風險反而有不斷累積的可能性。凡此種種,都需要加以深入分析。


最後,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樊勇進行了總結,他感謝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和對我院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并希望能夠一如既往地對我院的發展給予關心和支持。
來自《世界經濟》、《bevictor伟德官网學報》、《中國财經報》、《中國稅務報》的各位專家,以及bevictor伟德官网的部分老師和學生(陳珊珊、崔芮、李世昌、董雨浦、陳金皇、董書娜),一同參加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