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院新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中财-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舉辦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财政融資保障機制探讨學術講座

發布時間:2017-04-10 浏覽次數:

4月6日下午,中财-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許光建教授,舉辦了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财政融資保障機制探讨的學術講座。财稅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以及中财-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和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的研究人員參加了本次講座。講座由中财-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教授主持。
 

許光建教授圍繞目前我國公共服務供給的發展狀況、公共服務供給的财政保障機制中的問題,以及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财政融資保障改革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全面深刻地講解。

許光建教授指出,雖然我國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教育水平明顯提升,全民健康狀況明顯改善,新增就業持續增加,貧困人口大幅減少,但目前我國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仍然不足。未來應進一步健全就業、教育、文化體育、社保、醫療、住房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未來公共服務改革,應堅持的原則是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許光建教授認為,“十三五”時期,城鄉居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需求,依然是公共服務的重點,但是當前公共服務的總體滿意程度相對不高。

   從公共服務供給的角度來看,徐光建教授認為,目前我國公共服務供給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公共服務供給不足。長期以來,公共服務供給不能适應城鄉居民對公共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趨勢,政府部門在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效率較低,公共資源的浪費現象嚴重。二是公共服務供給質量有待提升。部分城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薄弱,人才支撐不足,服務水平偏低,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三是公共服務供給不到位。部分地方政府部門熱衷于能夠凸顯短期經濟效益的項目,對那些需要财政投入資金較多、短期内不會顯現效果的公共服務項目并不熱衷,造成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的錯位。四是公共服務供給不均衡。城鄉二元結構的格局短期内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公共服務的設施配置與人均享有量在城鄉、區域、群體中的供給并不均衡,尤其是農民、農村轉移進城人口、城市低收入群體等最需要基本生活保障的弱勢群體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務水平偏低。

針對目前我國公共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許光建教授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财政融資保障機制改革措施:一是明确公共服務重點領域供給中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定位,正确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明确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責任。二是深化财稅體制改革,加強制度保障。調整中央與地方事權,強化中央政府事權與支出責任,進一步明确政府間職責分工。同時,适度調整政府間收入劃分,規範非稅收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繼續以公共服務均等化與主體功能區建設為依托,加大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财政投入力度。推動完善省以下财政體制,強化省級政府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職責。三是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保證公共服務質量。首先,要打破“唯GDP”論,設計科學可行的考核指标體系,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在地方政府間競争考核中的權重。其次,要建立公衆對公共服務的選擇和監督機制。四是加強重點領域的财政保障機制建設。未來要在公共教育領域、勞動就業服務領域、社會保障服務領域、住房保障服務領域、醫療衛生服務領域,以及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加強财政保障力度,并提高财政資金使用績效。五是創新供給方式,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未來要更多地發揮市場、社會力量在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激發社會的活力和創造力。将原來由政府承擔的一些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和民營企業部門,實現公共服務提供主體的多中心,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PPP等方式創新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供給效率。六是強化支出管理,提高公共服務資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未來要進一步提高預算執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強化财政支出監管,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立政府間各項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問責制。

最後,中财-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副所長李慧傑研究員進行了總結,感謝許光建教授的精彩演講和對研究所工作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并希望能夠一如既往地開展學術交流和探讨,共同促進我國财政投融資研究的發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