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院新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财政學家、财政學科奠基人姜維壯教授逝世

發布時間:2017-08-28 浏覽次數:

 2017年8月23日晚,我國著名财政學家、中國财政理論奠基人之一,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姜維壯,因病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95歲。
 

   今晨8點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細雨蒙蒙,參加告别儀式的數百位姜維壯教授的生前同事好友、我校師生以及各界群衆紛紛趕來送老人最後一程。

   姜維壯,1923年12月22日,山東龍口人。

   1946年,進入北平華北文法學院學習。

   1949年2月參加革命,進入解放區華北大學。

   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被留在東北大區财政部稅政金融處從事調研工作。

   1953年,被國家選派赴蘇聯留學,進入莫斯科财政學院。

   1957年,學成回國,被分配到财政部科研所工作。

   1962年,主動請調中央财金學院。

   1979年以後,先後擔任了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财政系教授、研究所所長、科研處處長,并兼院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學報副主編、北京市人民代表、bevictor伟德官网财政學院榮譽院長等職。

   2017年8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數十年來 ,姜維壯教授專注于财政學理論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治學嚴謹,著述豐碩,始終活躍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學為人師,誨人不倦。他更是常言“詩言志,志育人”,著有《撷美詩稿》《榮辱詩選》,以詩語述師德,以詩心鑄師魂。

   95年的人生歲月,68年的教研生涯,幾多風雨幾多坎坷,隽永悠長,如詩如歌。細細回顧姜老95年的傳奇歲月,獻上我們對姜老最深切的懷念。

生世坎坷志不屈

   姜維壯教授1923年12月出生于山東黃縣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4歲的時候,父親便離開了人世,留下了他和母親,還有一個年僅兩歲的弟弟。“将來一定要讓孩子上學讀書,即便拉着棍子讨飯……”這是父親對母親最後的交待。父親的遺言深深印在姜維壯幼小的心上,小學六年,他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但生活一天比一天艱難,無助的媽媽常常坐在爸爸的墳前哭泣,姜維壯陪在媽媽身旁,過早地領略了人間的冷暖。勉強支撐到小學畢業,媽媽再也無力供他上學。

   “我去想辦法掙錢吧”,為了不再增加家裡的負擔,他忍痛放棄了深愛的學習生活,到已經被日僞占領的沈陽謀生,在沈陽吉順絲紡當學徒,飽受老闆的淩辱責罵和日本人的欺辱,那一年他才滿14歲。

   然而苦難沒有熄滅姜維壯求學的渴望,反而更激勵着他發奮圖強。沒錢買書,他賣掉衣服。白天把書藏在廁所的紙簍下,幹活兒歇口氣的功夫,躲在廁所裡看上幾頁;晚上别人睡了,他偷偷看書學習直到深夜。

   兩年後,他從學徒改做出納,賬箱成了他小小的書櫃。之後他開始在夜校補課,每天早晨四點,姜維壯就會從床上爬起來,坐在樓梯上看書背單詞。

   “我當時就有一個決心,一定要學習!”在以後的日子裡,他換了幾次工作,無論環境多艱苦,都沒有影響他求學的決心。1946年,日本投降後,姜維壯一個人帶着幾卷卷煙紙來到了北京,考入了北京華北文法學院。上學的日子依然清苦,可他還是刻苦學習,并因成績優異而免除了學費。

   大學三年級,北平解放。1949年2月,姜維壯參加革命,跨進解放區的華北大學。

   1950年,姜維壯調入中央勞動部政策研究室從事編譯和調研。半年後,朝鮮戰争爆發,姜維壯又一次報名參軍,加入到抗美援朝的隊伍中。1950年10月,他随部隊到達鴨綠江邊,由于當時國家為了保留人才,将大學畢業生留在了後方,姜維壯被東北大區财政部稅收金融處留下從事調研。留在後方的姜維壯将自己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當中,以另一種方式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抗美援朝結束後,姜維壯通過嚴格的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被選派為我國第一個留蘇的财政學專業研究生,進入莫斯科财政學院學習。在蘇聯的學習中,不僅要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同時還要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和異地求學的精神壓力。姜維壯入學後,每天早上背誦俄語專業書,白天泡在圖書館裡,鑽研老師布置的書目。四年後,姜維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獲得蘇聯經濟學副博士學位 (享受博士待遇)。

   回國後,他被分配到财政部科研所工作。1962年他主動請調中央财金學院。1971至1978年,被調到東北财經學院任教。1978年10月,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複校後回到北京。1979年以後,先後擔任了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财政系教授、研究所所長、科研處處長,并兼院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學報副主編、北京市人民代表、bevictor伟德官网财政學院榮譽院長等職。

   姜維壯教授一生多波瀾,“隻因胸懷參天志,風吹雨打壯行程”,他的傳奇人生,值得每個人敬仰。

鑽研不息為國民

  “我”,如果一心為的是人民的利益,那麼,在人民事業面前,什麼事能使我憂傷?什麼事能使我畏懼?任何挫折和打擊,隻能使我脊骨堅硬;任何困難和險阻,隻能使我增進能力和信心。因為我堅信不疑:在時間的藍圖上。實踐總歸要用朱筆寫出——人民群衆的利益,永遠高于一切。  

——摘自姜維壯《榮辱詩選一百首》

   姜維壯教授是中國财政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他緻力于我國的财政基礎理論和财政政策研究,先後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譯著等30餘部,主持多項國家級、财政部、教育部等科研課題,十幾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勵。

   這些科研成果所呈現的财政學術思想,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曆史階段,深刻論述了财政理論發展的重大命題,促進了财政學科的繁榮和發展,為黨和國家财政經濟決策、财政制度法制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他較早提出,财政監督是财政的重要職能之一,并提出依法理财、民主監督的财政管理思想;他指出,強化預算監督職能是國家法律的明文規定,是促進市場經濟和社會健康協調發展的關鍵因素,是财政管理曆史發展的必然,是實現和正确運用國家職能的重要保證。他強調,财政信息要向公衆公開、接受人民監督,“努力營造一個實現強化預算監督職能的現代預算管理制度”,這些學術思想的提出,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現實意義。

   他還創建了“比較财政管理學”理論體系,分别從财政管理體制、财政收入管理、财政支出管理、财政綜合管理與監督四個方面構築了完整的比較财政管理研究框架。

   2017年4月21日,中國财政學會在2017年年會暨第21次全國财政理論研讨會授予姜維壯教授首屆中國财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這也是我國财政學界首次頒發此類獎項。而此時的姜維壯教授已在病中,4月23日,他在病榻上接受了這份沉甸甸的獎項。

高風正氣育後人

  “風霜雨雪七十載,教書育人多半生。桃李芬芳誇富有,春風蕩漾師生情。”這是學生們給他慶賀七十歲生日時,姜老即席吟誦的幾句話。他不止一次提醒學生:“一定要有一個正确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要明确自己為什麼學習為誰學習,這樣才能在思想道德上站住腳。”  

   在他的眼裡,育人永遠比教書更重要。

   據他的一位學生回憶道,“1997年,作為從未謀面的後生學子,為了考研究生鬥膽給姜老師寫了一封信咨詢考研問題,一個月之後,竟真的收到先生親筆回信,認真回複了問題。”

   還有一次,一個學生在研讨會上發言,批判馬克思的折舊理論,姜維壯十分詫異。會後,他把學生叫到家裡,拿出一大堆自己做的卡片:“這些都是馬克思的折舊理論,你拿回去看看吧。”學生看完以後把卡片還了回來,臉上帶着羞愧的表情:“姜老師,我錯了。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東西。”姜維壯嚴肅地說:“那你怎麼能随便說話呢。否定一個東西可以,但一定要學了、看了、想了、問了,然後才能說。”這位同學從此也成了姜老的忘年交,畢業多年還常常來信求教。

   姜維壯教授治學嚴謹,深受學生愛戴,多次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财政系統勞動模範、北京市優秀教師、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然而他并沒有滿足于桃李滿天下的喜悅,而是不斷通過學生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反思自己在教育上的得失。言傳身教,謙卑為師。  

   姜維壯教授的學生bevictor伟德官网财經研究院研究員童偉追憶道,“姜老師是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老師對于我來說,是如父親般的親人。當時已是70歲高齡的老師,騎着自行車走上半個京城,隻為上門看一眼學生過得好不好。”

   “有好幾年的春節我都會帶着孩子去看姜爺爺,就為讓孩子感受老人的偉大與不凡!可惜,這樣的幸福時光并不太長,因為我發現,孩子的登門會讓老師無比重視,也就給老師增加了煩累。認真的老師像迎接領導檢查一樣,仔細做好準備工作。他會把想說的話寫在一張紙上,認真地和孩子及我說:‘你們看啊,這一年我上了幾門課,上這些課的時候,我又采取了哪些新的教學方法,比如……你們看,這樣行嗎?這一年,我又寫了哪些論文,主要是……方面的,我選擇這些領域是因為……’”童偉深情的回憶道。

   這就是姜維壯教授,一位治學嚴謹的教授,一位育人不倦的師者,也是一位在時時不忘叮囑後輩的長者。

溘然長逝天地殇

   姜維壯教授一生飽經滄桑,在他的履曆表上,經曆的苦難幾乎和閃光的榮譽一樣厚重。“一心扶社稷,志在正乾坤。高風垂千古,正氣育後人。”這是姜維壯教授生前寫就的《屈原頌》,也恰是他一生的自喻,一腔報國志,滿懷愛民情。深受中财大師生愛戴的先生,用他那為人謙遜寬容,待人誠懇,溫潤如玉,艱苦樸素,淡泊明志的優秀品質和可貴精神,書寫了中央财大一個時代的學術豐碑!

先生雖逝,

風骨永存!

   相關推薦:

   中國财政理論奠基人姜維壯逝世 曾提财政信息要公開  

   風雨壯詩魂——訪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姜維壯  

   一位布衣學者的多彩人生——訪财政學家姜維壯教授  

   身正為範 德澤深厚———訪财政學院姜維壯教授  

   (特别感謝bevictor伟德官网白彥鋒教授、姜愛華教授、王鼎副研究員,财經研究院童偉研究員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