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召開“中外财政史比較”研讨會。來自全國20餘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4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讨會。我院中國财政史研究所所長、中國财政學會财政史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文素教授、馬金華教授、張廣通副教授、李佳副教授、劉明副教授和宋杉、龔浩兩位博士生應邀參加會議。
王文素副主任在會上代表中國财政史專業委員會祝賀會議召開。會議圍繞如何推動外國财政史研究以及如何對中外财政史進行比較研究等問題做了讨論。财稅學院王文素教授與馬金華教授分别做了“論人類财與政的共性起源”、“制稅權·政體·稅收制度”的主題發言。王文素教授通過比較《周禮》與《理想國》兩部經典論著,闡述了中外财與政的共性起源,認為: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财”與“政”都是共生關系,對其進行系統研究均在公元前400年前後。馬金華教授認為:制稅權的歸屬決定了未來國家政體的發展方向;制稅權的變化,造成國家體制的差别;制稅權與一國稅制的結構變化息息相關。
該會議的召開必将進一步推動中外财政史研究的深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