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院新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校外導師朱鵬祖講授第12期稅務專業碩士案例研讨課

發布時間:2017-09-26 浏覽次數:

921日晚,在沙河校區6-106教室,bevictor伟德官网17級稅務專業碩士案例研讨課第2期(總第12期)如期開課。主講人bevictor伟德官网稅務專業碩士校外導師朱鵬祖從基本概念出發,并結合實務案例,與同學們分享了其對避稅與反避稅的研究。稅收管理蔡昌老師主持并參加了此次案例研讨課。

朱鵬祖老師現為北京鵬祖稅務咨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國财稅法學研究會理事,bevictor伟德官网在職研究生校外導師。從事企業财務工作十餘年,擔任多家企業的稅務顧問。曾擔任中瑞華恒信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副總經理、中瑞華恒信稅務師事務所副總裁、中國稅收咨詢網首席運營官中稅稅務代理公司高級合夥人副總裁

朱老師認為,避稅不是研究怎樣做才能不交稅,而應探索如何交稅。稅收涉及到每個人的利益,雖然納稅人從感性上不願交稅,但不交稅是不可能的,那麼納稅人應該如何交稅就引出了對避稅與反避稅的思考。

朱老師首先幫助同學們進行了概念上的梳理。他通過對社會主流避稅概念的綜述研究,歸納出避稅的特征是合法但不正當。同時,朱老師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稅收法律的遵從,是對立法本意的遵從還是對稅收具體法條的遵從?當二者發生背離時,誰通過什麼程序才能判斷?随後,朱老師通過講解三個具體案例幫助同學們感性地認識了避稅的概念。第一個案例是國内某服裝加工廠通過調整企業組織架構業務模式,将制版裁剪、加工縫紉、熨燙包裝這三項業務分立為獨立的三個公司,從而使其符合小微企業的認定标準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第二個案例是企業先通過将公司進行分立,再将股權進行轉讓,最終實現了房地産轉讓環節稅收負擔的降低。在最後一個案例中,朱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集團子公司内部所屬企業之間應如何根據所得稅稅率差進行避稅安排。通過對以上三個案例的分析,朱老師給出了避稅的定義。他認為廣義上的避稅是指納稅人為避免多交稅而實施的一切受法律保護的行為。

緊接着,朱老師又為同學們介紹了反避稅的内容。他再次通過案例引入得出結論:廣義上的反避稅是指國家稅務主管機關為了确保不少收稅而實施的經法律授權的一切行為。朱老師還提出,避稅與反避稅的交彙區域是經濟實質與法律形式的分離而形成的空間。他認為,避稅中的“稅”是指經濟意義上的稅,即計劃實施的涉稅行為預測的稅,而不是涉稅行為已經發生的稅。朱老師形象地将經濟實質與法律形式的關系比喻成腳和鞋的關系,并表示二者一定要最大限度的相匹配,否則就會出現問題。朱老師認為避稅與反避稅的關系是一種攻防關系,避稅空間的存在是由于稅收政策在稅種及地區間有差異,而稅收法律條款規定得越詳細,則會制定出越準确的避稅方案。朱老師還總結出避稅邊界應遵循真實性原則和成本效率原則;反避稅邊界應遵循立法本意制約原則、成本效率制約原則和司法證據制約原則。最後,朱老師對我國涉稅法制化建設成果和運用效果進行了簡要介紹并闡述了《行政訴訟法》的重要性。

朱老師的講課方式幽默風趣,講座氛圍活躍,同學們也積極地參與其中并表示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後,蔡昌老師對講座内容進行了總結,贊揚了朱鵬祖老師的敬業精神并向朱老師表達了衷心的感謝。


                                                            【撰稿】王思月   【審核】蔡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