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全國高校财政學教學研究會2017年年會暨第28次财政學教學理論與學術研讨會在廣州舉行,此次會議由廣東财經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承辦。參加會議的有來自全國各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的專家學者180餘人。我校研究生院馬海濤院長、bevictor伟德官网白彥鋒院長、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曹明星副主任、李燕教授、曾康華教授、溫來成教授、馬金華教授、姜愛華教授、李貞教授、劉金科副教授等老師應邀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恰逢黨的十九大剛剛勝利閉幕,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的第一次年會。與會專家結合十九大報告,就當前中國财政學教學理論與學術前沿進行了廣泛讨論,内容涉及财政學的基本理論,财政學學科屬性,财政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計、教材體系和内容建設,案例教學,人才培養質量以及财稅改革中的熱點問題。
在開幕式階段,研究會理事長、我校研究生院院長馬海濤教授對過去一年研究會的主要工作進行了總結,結合十九大報告對未來工作進行了展望。他指出,财政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解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既有自身的優勢,也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加快建立現代财政制度,建立權責清晰、财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關系,是财政學科理論研究的重大課題。針對當前主流财政學範式指導實踐的不足,着重介紹了我校李俊生教授帶領的學術團隊在财政理論問題上的探索,并希望财政學界對此展開讨論和批判完善。研究團隊提出了“新市場财政學”的理論構想,試圖摒棄主流财政理論一貫堅持的“政府——市場”的二元論,從多學科的角度重新考慮市場的角色定位。“新市場财政學”旨在為我國政府及學者研究和探索财政問題提供更具解釋力的理論方法與工具,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财政基礎理論的探索,是在緊密聯系中國财政實踐和其他國家财政實踐的前提下構建的一個新的财政理論框架和财政學分析與研究範式。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的第一個百年夢已經進入了讀秒階段。本世紀中葉将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标催人奮進,更對我國現代财政制度的建設和理論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應重構專業教育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視課程建設,構建中國特色的财政學理論體系,不斷改進和提升研究會的工作,共同開創我國有中國特色的财政學的新時代。
分會場主題報告階段,研究會副秘書長、我院白彥鋒院長主持了第一分會場的主題發言,并進行點評。我校參會教師結合自身教學體會與所投論文做了主題發言,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第一分會場主題報告中,李燕教授圍繞《政府預算理論與實踐》研究生課程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困難與同行專家進行了交流,并提出了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建議方案。溫來成教授提出完善财政投融資體系是财政學科建設的重要内容,分析了财政投融資學科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困難和問題,提出了推進财政投融資學科建設的建議。曹明星副主任介紹了我校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本科生實驗班的人才培養情況,就我校财政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與同行專家進行了交流,并對第一分會場的讨論進行了總結。第二分會場主題報告中,曾康華教授結合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思想,探讨了财政學理論研究和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劉金科副教授結合教改項目成果,分享了本科财稅理論課程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策略應用的重點和應注意的關鍵問題。第三分會場主題報告中,馬金華教授提出應重視《中國财政史》教學改革,積極開設《外國财政史》課程;姜愛華教授以《政府采購管理》課程建設為例,分享了在優化課程論文寫作與演示環節方面的實踐探索經驗,并就課程最終成績評定等問題與同行專家進行了交流。李貞教授闡述了财政學課程設置面臨的問題與發展,并指出财政學課程内容比較宏觀,學生選課往往傾向比較實務的課程,建議在授課過程中增加案例内容的比重。
此次會議,是19大勝利閉幕後,全國高校财政學教學研究會成立以來的一次盛會,與會專家對财政學教學以及學術熱點進行了廣泛研讨,并達成一些共識,必将推動我國财政學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全國高校财政學教學研究會由我校于1986年發起成立,今年是研究會成立31周年。


【撰稿】劉金科【審核】白彥鋒、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