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階段以1978年招收恢複高考後我校第一屆本科生為起始,到1987年北京卷煙廠騰退全部校舍為止。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财政系逐漸恢複,“文革”中被分散的教師陸續回校,各個教研室逐步恢複,設立的教研室有:财政教研室、國家預算教研室、外國财政教研室、企業财務教研室、基本建設财務教研室、财政史教研室等。這一階段學校全面恢複招生,除1981年由于校舍問題暫停招生外,其他年份都是按照國家招生計劃完成招生。1983年财政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基本建設财務與信用專業和稅務專業逐漸成長起來,并在原來的基礎上組建基建經濟系和稅務系。
1977年,停止了12年的高等院校招生工作在黨中央的決策下開始恢複,一些文革中停辦或撤銷的高校紛紛複校。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的恢複工作也緊鑼密鼓地展開。
1978年2月,教育部向國務院報送《關于同意恢複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的報告》,3月,教育部向财政部發出通知: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批示,同意在北京恢複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該院設置财政、金融、國際金融、會計、統計等專業,學制三年,在校學生規模二千人;面向全國招生,實行财政部和北京市雙重領導,以财政部為主。由此,财政部成立恢複财金學院籌備處。4月财政部确定了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籌備組人員,5月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正式啟用新印章,7月起單獨開支。
1978年6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戎子和同志兼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院長(時任财政部顧問),7月1日,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校牌正式挂出。8月4日,财政部黨組會議研究決定,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制改為四年,1978年财政、金融、會計3個專業招生120名,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在原址恢複,北京卷煙廠遷出另建。随即招生工作開始。
1978年,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招生120名,其中财政系招生44名,9月進行錄取,10月報到開學。1978級招生工作是在非常緊迫的形勢下進行的,同時與北京卷煙廠就校舍騰退問題進行磋商,以盡快開展學校的各項工作。10月12日,學校舉行了複校後首次開學典禮,時任财政部部長張勁夫、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李葆華、中央财政金融學院院長戎子和出席了開學典禮,面對着坐在馬紮上參加開學典禮的1978級同學,領導同志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大家發揚抗大精神,克服困難,努力學習。
1978年,學校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恢複、招生和教學工作的,校舍還沒有騰退,文革中疏散到各地的教師陸續歸隊,辦學的基本條件難以滿足。學校在校園的空地上建起了幾棟臨時木闆房作為教室,開始上課時沒有桌椅,學生們就坐在馬紮上聽課學習,條件十分簡陋。所學習課程也隻能是哪門課能上就上哪門課,很多教材都是油印的臨時教材。學生大多都是社會考生,來自工廠、農村、部隊、學校等不同的工作崗位,年齡差異明顯,有文革前的高中畢業生,也有1978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年齡相差十幾歲,在這種極為艱苦的環境下,同學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熱情高漲。
1978年12月,北京市對參加1978年高考的考生,進行了擴招工作,我校招收财政、金融兩個專業55名學生,财政專業招收28名。至此,1978級财政、金融專業各有兩個班,會計專業一個班。
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複校伊始,李光耀副院長兼任财政系主任,趙春新為第二主任。财政系設3個教研室:财政理論教研室、企業财務教研室、預算稅收教研室。
在剛剛恢複辦學的情況下,招生規模不大,招收的專業也非常有限。随着教師不斷歸隊和辦學條件的好轉,财政系招收的專業也在相應地增加。
1980年,在财政系設置基本建設财務與信用專業,同年招收學生。至此,财政系有兩個專業。
高等學校開始恢複招生以後,1980年2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并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81年5月20日,國務院批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制定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的學術标準。中國學位制度從此建立,中國學位與高等教育自此有了長足發展。根據教育部的文件,1981年,我校所有5個專業都被批準為學士學位授予學科。
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開始了經濟體制的轉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稅收工作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稅收方面的專門人才顯得非常匮乏。為适應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化,經過申報,1982年,在财政系财政專業下設置國家稅務專門化。
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我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培養研究生工作已經提到日程上。在經過申報和評審的基礎上,1982年财政部通知批準财政學和貨币銀行學1983年招收碩士研究生,至此,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研究生招生、培養工作就此展開。
根據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及我校辦學條件的不斷好轉,在原來稅務專門化的基礎上,1984年,财政系下增設稅務專業,并從1984年開始招生。
由于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基本建設工作的特點,1984年7月,财政部批複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教學科研機構設置,增設基建經濟系,将财政系基建财務與信用專業教師和學生劃歸基建經濟系。這是财政系第一次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發揮的孵化作用。後來随着基建經濟系的不斷發展,現在已成為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在全國高等學校恢複招生以後,各校也在不斷補充師資力量。為了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财政系按照财政部和學校的要求,自1985年開始,連續幾年辦“助教進修班”。生源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采取考試錄取辦法,學制一年,學習碩士研究生的主要課程。1985年招收财政史方向,1986年以後都是财政學專業。助教進修班在當時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對财經類高校的師資培養、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很多人後來都成為了所在學校的業務骨幹。
随着國家機構調整,以及我校稅務專業的發展,1986年1月,财政部批複,同意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增設稅務系,并對相應人員任職和機構進行調整。尹衛生同志擔任财政系主任,董慶铮同志擔任稅務系主任。至此,财政系和稅務系成為兩個相互獨立的教學科研單位。
稅務系成立以後的第二年,申報開辦“國際稅收”專業,并定于1990年開始招收學生。
1986年,财政部決定在原來部直屬5所高等學校的基礎上,在濟南建立山東财政學院。根據财政部的統一部署,新設立的山東财政學院由五個部屬院校負責對口支援建設。我校财政系負責山東财政學院财政系的對口支援建設,尹衛生同志同時兼任該校的财政系主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當時承擔了山東财政學院财政系的師資培養工作,接受了10名教師到助教進修班學習。因此可以看到,我校财政系對山東财政學院的建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針對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财政學教學體系和内容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全國财經類院校普遍遇到财政學課程内容改革和建設問題的實際。1986年7月,在我校趙春新、姜維壯老師的提議下,由我校組織召開了“财政學教學研讨會”。會議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舉行,與會代表包括财政部屬五所院校即中央财政金融學院、上海财經學院、遼甯财經學院、江西财經學院、湖北财經學院,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财貿學院、天津财經學院、吉林财稅高等專科學校擔任财政學課程的教師,共計20餘人。姜維壯教授作了主題發言,與會各校教師各抒己見,對财政學教學體系、内容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探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自那次會議之後,對财政學教學問題的研讨每兩年進行一次,與會人員也不斷擴展,逐步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專業教學研讨會。
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開始興辦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在中央電大成立伊始,财政系就承擔了《财政學》、《國家預算》等課程,趙春新、潘啟華、麥履康、韓璧等老師成為中央電大的主講教師。
在學校恢複時期,中央财政金融幹部學校舉辦了各種幹部訓練班,其中許多專業課都是由财政系的教師擔任的。其中1980年起幹校受财政部委托舉辦的“全國地市級财稅局長訓練班”,每半年一期,前後共11期,其中财政學、稅收學、國家預算等課程都是由财政系的教師承擔。
圖2:1980年7月全國第一期
地市級财政局長訓練班結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