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濤:一攬子化債重大舉措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發布時間:2024-11-11 浏覽次數:次
11月8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閉幕會,财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債務,是黨中央統籌考慮國際國内發展環境、确保經濟财政平穩運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債實際等多種因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這一舉措是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将進一步助力積極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質增效,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一攬子化債舉措在兼顧防風險與促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地方不僅能夠穩妥化解存量債務風險,還能為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優化提供持續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第一,一攬子化債舉措幫助地方政府緩解短期債務壓力。
相較于以往地方政府被動應對風險事件的應急處置,此次化債舉措呈現出從事後治理向事前主動防控和系統性風險治理的重要轉變,體現了防風險與促發展并重的政策導向。通過優化政策設計,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及時雨”式支持。
第二,顯著拓寬财政資金的騰挪空間,
大大緩解地方政府的償債壓力以及“借新還舊”的融資需求,為地方政府提供更為靈活的财政空間,從而将更多的資金用于促進發展、改善民生,夯實地方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第三,有利于壓實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主體責任。
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隐性債務,避免債務資金使用與還本付息過程中權利與義務發生錯配,切實防範發生系統性風險。
針對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總需求不足問題,應當以更加積極的财政政策強信心穩預期,關鍵是要正确認識并用好我國政府的舉債空間。
第一,我國政府仍有較大舉債空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工具為政策實施提供充足的财政空間,發行政府債券,可為解決增支減收現狀下的财力偏緊問題提供有效支持。
一是政府債務空間大小的判斷需要基于本國國情,需要認識到,在我國特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舉債限度要遠遠高于傳統意義的歐美經濟體。二是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主要用于資本性支出,形成了大量優質資産,其所産生的持續性收益構成了償債資金的重要來源。三是與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政府負債率相比,我國政府的赤字率與債務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第二,要用足用好各類債務資金。
一是加大對科技創新、鄉村全面振興、生态文明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同時,需要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和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促進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二是在确保不過度融資的基礎上,合理擴大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的範圍,發揮債務資金的投資撬動作用。三是在解決存量債務風險的同時,必須強化全口徑監測、預算約束與監管問責,壓實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主體責任,将不新增隐性債務作為“鐵的紀律”,堅決堵住地方違法違規舉債途徑。
(作者系bevictor伟德官网校長、黨委副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