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科研
學術活動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學術活動 > 正文

“靈活用工(個人生産經營所得)的稅務征管”講座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20-10-30 浏覽次數:

20201014日下午,bevictor伟德官网舉辦了“靈活用工(個人生産經營所得)的稅務征管”專題講座(稅務經濟大講堂第2期)。主講嘉賓為海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立軍。财稅學院高萍教授、蔡昌教授、趙濤副教授、項君怡老師以及稅務專碩40餘名同學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由楊龍見副教授主持。

楊龍見老師首先表達了對主講嘉賓的熱烈歡迎,對海因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校企合作、培養稅務專業人才的企業責任表示感謝。新業态催生一批新職業,提供技能及勞務服務的自由職業者群體增加,大量臨時用工需求湧現,企業人力用工也出現了較大的調整,這些供需因素催生了社會上巨大靈活用工空間的同時,也對我國的稅收征管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楊老師認為此次講座主題正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稅務熱點,如何優化現有征納流程,彌補稅收代扣代繳的漏洞,值得同學們深入思考與學習。期待稅務專碩系列講座在切中實際、豐富知識體系的同時,拓展同學們未來的擇業興趣和方向,這也是“稅務經濟大講堂”的設立初心。

劉立軍總裁首先主要從政策背景、靈活用工的發展、互聯網平台現狀、現有征管模式、海因科技實踐、征收監管平台的探索等六方面展開。劉總提到,國家近年來深入推進“互聯網+創業創新”政策,加快打造“雙創”的升級版,由此推動了共享經濟、平台經濟、新業态經濟的逐步拓展并獲得巨大生存空間。2020年,共享經濟參與者人數約8億人,其中,提供服務者人數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然而,如此規模的新經濟形态給稅收征納帶來了巨大挑戰與壓力,企業出現了如購買發票(虛增成本)、未全員繳納社保、虛增人員(逃稅)等問題,于對個人而言,則出現了如個人賬戶監管、個稅彙算清繳、納稅和失信挂鈎、薪金、勞務收入并稅等征繳問題。同時,稅務機關實現征管的具體障礙則主要集中在納稅主體認定難度大、納稅義務判斷不清晰、征稅對象界定複雜、納稅地點确定不直觀、數據信息獲取困難等方面。

其次,劉總根據公司實踐提出了在靈活用工方面優化征管的四個建議:第一,提層級,完善稅收法律法規。從法律法規層級入手,對正在進行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立法,将平台經濟模式補充進去,提升對新業态、新經濟模式監管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第二,細分類,明确相關管轄權限。身份證号碼作為發票開具和收入歸集的納稅識别号,明确該類納稅人的稅收管轄權歸屬于平台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第三,堵漏洞,推廣電子發票系統。第四,通瓶頸,深化數據信息管稅改革。強化政府部門數據共享共用,以政府為主導,建立稅務部門與平台監管、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快遞物流等部門的數據共享通道,實現數據資源共享。

劉立軍總裁開講

 

主講結束後,蔡昌老師、趙濤老師、楊龍見老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研究與劉立軍總裁進行了有益的探讨和交流。同學們也表示學以緻用、聯系社會熱點、拓展知識是打好基礎、做好研究的關鍵,期待系列講座的新主題。

 

本講座為稅務專碩的系列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主辦,财稅大數據實驗室、稅法研究中心承辦。

 

【供稿】蔣大龍    

審核】李小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