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bevictor伟德官网中财-中證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中國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bevictor伟德官网、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财稅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2022年我國第一季度财政投融資形勢研讨會在線上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bevictor伟德官网、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家學者,以及bevictor伟德官网财稅學院的部分研究生參加了本次研讨會。

bevictor伟德官网副書記、副校長馬海濤教授、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白彥鋒教授分别緻辭。會議由中财-中證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教授主持。
馬海濤副校長在緻辭中指出,目前來看,我國第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表現不錯。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的數據,一季度國内生産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但鑒于3月份以來新冠疫情的反複突增,未來第二季度我國經濟發展将會面臨較大的不确定性。4月10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争、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為建設高标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4月26日召開的中央财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強調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發揮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産業的作用。據此,馬海濤副校長提出,可以适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大國債發行,可将籌集資金用于“十四五”規劃投資項目建設。同時,要注重扶持受到疫情沖擊的中小企業和中低收入家庭,可考慮分别對其發放補貼。此外,還強調要關注政府投融資平台監管問題。馬海濤副校長希望各位專家從上述層面,就我國第一季度财政投融資形勢暢所欲言,深入讨論,并提出真知灼見,從而為政府決策和學術研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馬校長表示期待研讨會能夠取得圓滿成功。

白彥鋒院長對我國财政收入狀況、美國經濟形勢、日本經濟債務狀況等進行了梳理和比較分析,認為總體而言,世界主要經濟體都面臨着較為嚴峻的經濟發展形勢。提出要應對這一情況,未來除了在發行政府債券、補貼中低收入群體等方面尋求突破外,還要着力推進省以下的财稅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财稅體制,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同時,白彥鋒院長還強調政策舉措要分期分階段實施,關注從現階段到“十四五”規劃,乃至2035年中長期遠景目标等各階段應當采取的政策措施。此外,基于我國财政收入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6%。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7.7%,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4.2%,非稅收入和稅收之間呈現翹翹闆效應,非稅收入增速加快,強調伴随數字經濟和平台經濟的發展,稅收征管機制亟待改革與完善。白院長還分析了一季度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增長情況。從國外來看,日元貶值、日本債務高企、美國和日本通脹加劇等造成我國出口壓力加大;在控制通脹高企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能使經濟降溫過快,經濟出現急劇萎縮,因此,各國宏觀調控也面臨着較大的壓力。白彥鋒教授強調了在此情形下,對國際國内經濟形勢之間的相互關聯性予以考察的重要價值。

白彥鋒院長緻辭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教授,首先分析了美國目前的通脹格局,指出這種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情況,應該采取供給管理政策而非需求管理政策,美國應當實施降息而非加息策略。同時,蘇教授認為,目前宏觀政策體系的弊端,主要在于缺乏對貨币政策本身的供給效應的認識,而且尚未意識到,目前美國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及其管理非常困難。其次,蘇劍教授指出,我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雖然取得了4.8%的不錯成績,但是經濟發展形勢仍然嚴峻,未來經濟增長仍然面臨包括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在内的三重壓力,加之新冠疫情又開始爆發,未來的經濟形勢相當嚴峻。從需求收縮方面而言,需求收縮首先面臨的就是消費收縮,同時投資收益率下降,民間投資收縮,加之國際疫情防控導緻訂單轉移,造成需求收縮。就供給方面而言,勞動力減少、人口老齡化、國際環境變化,對經濟預期産生不利影響,不确定性局面加劇,再加上疫情沖擊,預期轉弱。承擔這三重壓力下的宏觀經濟形勢,如果政府不适時進行幹預,我國将會面臨供給、需求雙收縮的局面,經濟增速下滑,物價波動的不确定性增加。未來一段時間内可以預見,我國就業壓力加大,經濟運行風險上升。據此,蘇劍教授提出了需求擴張、供給擴張和市場環境優化的政策組合策略。強調關鍵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加強民生保障;提出降息以擴大内需,人民币貶值以擴大外需;強調依法治國,正确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穩定國際環境,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降低成本。蘇劍教授最後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要實現5.5%的增長率,意味着未來八個月政策将會圍繞需求、供給和營商環境等層面火力全開。

蘇劍教授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财經戰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副研究員,以我國近三年第一季度财政收支月度數據為分析依據,得出支出的波動遠遠小于收入的波動,表明我國采取的宏觀政策仍屬于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财政收支活動在疫情之下面臨的不确定性增加,财政收支差額實際上有所收窄,原因在于專項債資金緩解一般公共預算投資壓力、常态化财政資金直達機制建立等。同時,2022年第一季度非稅收入增長的主要部分是地區多渠道盤活閑置資産,以及能源資源價格上漲帶動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專項收入、礦産資源專項收入的增加,而稅收收入則主要源自經濟增長。何代欣副研究員認為,稅收和非稅收入的同比增速實際上存在不同周期特征,通過測算景氣指數,發現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具有較強的同步性;總體而言,中央的财政收入增速比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偏慢。強調要持續關注财政收支的同步性,其反映了經濟财政政策執行的節奏,這一節奏可能随着政策空間,包括财政空間、債務空間的年度性壓力而有所調整;關注财政主要收入來源和支出類别,反映經濟社會基本面對财政的貢獻以及其需要财政扶持的部分;強調中央和地方共同完成逆周期、跨周期調節,應對複雜的不确定環境;最後提出宏觀政策要注重與職能部門協調,以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何代欣副研究員發言
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張琦研究員詳細介紹了第一季度我國城投債發行情況,認為城投債是拉動基建投資的主要抓手。指出目前一季度的城投債發行形勢并不是很好,受今年以來交易所公司債終止審查項目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城投債融資有所下降。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一季度城投債發行規模及淨融資額分别為14170.4億元和6021.76億元,同比分别下降了8.5%和16%。從整體上看,去年以來城投債政策影響延續至今。從中央部委到地方各監管部門,遵循化解城投債存量,遏制增量的原則。2021年4月交易所制定發布《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适用指引第3号——審核重點關注事項》,以及通過窗口指導,對未達條件的城投債限制發行規模或僅允許借新還舊;加之銀保監會出台了《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債務防範化解工作的指導意見》(銀保監會〔2021〕15号),強調銀行保險機構要打消财政兜底幻覺,嚴禁新增或虛假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債務,妥善化解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債務,交易商協會對銀行間城投債進行分類管理。整體而言,城投債管控仍緊。但結合目前擴大内需的戰略要求,張琦研究員認為,經濟下行周期,基建可能會再次扛起經濟穩增長的大旗,在風險可控,遵循财政紀律的前提下,城投債的融資可能會有所放松。此外,張琦研究員指出一季度城投債在嚴監管的環境下,發行呈現出期限短期化、級别向中高級集中、低資質新主體發債難度上升、南北分化持續加劇等特征,并提出了城投債融資保持增量、融資分化加劇、尾部城投非标違約風險持續加大等未來展望。

張琦研究員發言
中财-中證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副所長王威副教授,詳細介紹了第一季度我國政府債券發行形勢,首先,就利率債發行情況而言,一季度利率債發行總量為4.82萬億元,淨融資2.16萬億元,均創曆史同期最高;發行利率延續下降态勢,僅高于2020年第二季度。同時,就國債和地方債發行情況與特點而言,一季度國債共發行1.61萬億元,同比增長11.45%;地方政府債發行量達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03.84%。國債淨融資為負,期限結構仍以關鍵期限為主,無50年期國債發行。王威教授指出,整體而言,國債發行比較平穩,節奏稍快。地方債方面,與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一季度地方債多發明顯,從結構來看一般債發行減少而專項債多發明顯;一季度地方債發行以新增債券為主,新增地方債1.57萬億元;平均發行期限為14.6年,發行期限拉長。在地方債發行總規模地域分布方面,不同省市地方債發行規模存在一定分化,但結構總體均以新增專項債為主,其中廣東、山東、浙江、四川、北京5省(市)一季度地方債發行量破千億,結合2021年各省市的财政數據,不難發現地方政府債的發行規模往往與其經濟發展、産業結構、稅收收入、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相關。此外,考慮到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宏觀經濟環境嚴峻,疊加國内目前疫情影響,預計未來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更為積極且相互配合、政府發債的杠杆效應将比以往更快,市場流動性環境充裕、專項債快節奏發行将成為第二季度債券市場的明顯特征。

王威副教授發言
中财-中證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教授就第一季度我國政府投資形勢進行了分析,主要圍繞一季度政府投資相關數據表現、存在問題,以及下一步政策調整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從數據上看,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3%,GDP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固定資産投資9.3%的增長速度對GDP的貢獻率為26.9%,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溫來成教授認為,投資的快速增長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比較明顯,這主要取決于今年政策對投資着手較早。從投資結構來看,國有控股投資(包括政府投資和國有企業投資)一季度同比增長11.7%,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4%,民間投資的增速低于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資增速,意味着我國目前仍主要依靠政府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如何轉變這一态勢也是近年來大家較為關注的問題。溫來成教授認為,過多依靠政府投資而非民間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長此以往,政府債務風險積累加劇,目前強調的統一大市場構建,有利于為民間投資信心增長,構建公平良好的營商環境。從行業構成來看,溫來成教授指出,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預計未來教育投資、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将會增長,強調未來需要加強文化、體育等行業的投資發展。溫來成教授指出,總體而言,完成全年GDP增長5.5%的目标仍具難度,政府投資對經濟的整體拉動作用,對民間投資的引導作用有待增強、政府投資結構還需優化與完善、政府投資績效管理有待加強。中央文件也強調,基建适度超前,特别是重要發展的地區,如京津冀協同發展,大灣區的建設,像長江經濟帶、黃河經濟帶的開發等。對政府投資項目要注意優中選優,謹慎選擇,防止一哄而起,導緻建設的工程經不起時間考驗,豆腐渣工程,浪費國家的資金。溫來成教授提出了及時調控财政政策的力度,增加财政投資的規模,可以考慮增發特别國債和中長期地方政府專項債助力經濟增長;優化财政投資環境,促進民間投資增長;改善人們消費預期,發揮國内消費和增加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溫來成教授發言
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經理李慧傑研究員最後進行了會議總結。李慧傑研究員表示,目前内外部形勢十分嚴峻,不确定環境更為複雜,外部面臨美聯儲加息導緻的中美國債收益率倒挂、俄烏沖突加劇了地緣政治和全球供應鍊緊張,加劇全球通脹壓力;國内受新冠疫情快速傳播影響,完成今年經濟增長目标的難度進一步提升,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需要持續發力。财政投資方面,預計未來基建投資将會進一步發力,但嚴禁新增隐性債務的主基調不會變;貨币政策調整方面,央行仍然較為謹慎,5月份能否降息,也是一個關注點。未來二季度格外關鍵,如何在疫情防控、經濟增長、政策發力與外部約束之間達成一個均衡,兼顧防疫和複工複産,政策博弈和政策發力将是重中之重。最後,李慧傑研究員對各位專家學者參與本次财政投融資形勢研讨會,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也希望和期待各位專家今後多參加中财-中證鵬元地方财政投融資研究所舉辦的會議。

李慧傑研究員發言
撰稿:餘燕
審核:劉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