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晚上,bevictor伟德官网召開财稅論壇(2020-2022年第86期)。本次論壇邀請到中山大學柯偉明教授作了題為“民國時期财政分權體制下的稅權變動”的講座。本次财稅論壇采用騰訊會議的方式進行,會議由學院馬金華教授主持。

柯偉明教授(主講人)
柯偉明教授為我們深入細緻的講解了民國時期财政體制的變動,重點講解了田賦和營業稅歸屬的變動。一是關于田賦歸屬的變動。北洋政府時期,各地軍閥混戰,田賦雖屬國家稅卻被地方截留,1923年首次明文規定田賦為地方稅,但并未真正落實。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田賦被劃歸地方,南京國民政府有關部門仍有限制和監督各省征收田賦的權力。抗戰時期,中央又開始接管各省田賦并掌控絕大多數财源。抗戰勝利後,随着支出不斷增加,地方财政陷入困境,國民政府對田賦分配比例做了調整,田賦性質上變成中央與地方共享稅。二是關于營業稅歸屬的變動。北洋政府時期的營業稅立法大緻經曆了以少數行業為課稅對象的“特種營業稅”到以絕大多數行業為課稅對象的“普通營業稅”的轉變,也為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營業稅制度的建立作了一定的政策準備。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為了抵補地方裁厘損失,将營業稅劃歸地方稅。抗戰時期,為适應戰時财政的需求,中央開始按直接稅體系接收營業稅,營業稅征稅效率顯著提高。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又将營業稅重新劃歸地方稅,同時開征特種營業稅。柯偉明教授指出民國時期的财政稅收體制劃分随客觀環境的變化,從國家與地方兩級财政體制逐步過渡到中央、省(市)、縣(市)三級财政體制。實質上,國地稅收劃分仍屬于中央财政集權型,隻因受不同時期中央政治權力強弱變化的影響,集權效果存在顯著差别。
馬金華教授對本次講座的内容進行了總結。曆史是一面鏡子,當下财稅改革遇到的問題在曆史的某個時間段也同樣遇到過,民國曆史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和思考。與會師生積極提問,柯偉明教授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解答。
本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bevictor伟德官网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财稅研究中心、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财政史研究所主辦。
撰稿:鄧丹華 馬金華
審核:劉金科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