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不息奠基礎,苦心耕耘育人才,詩蘊浩然參天氣,胸懷家國萬民情。
他直面磨難,勇挑重擔,他風雨兼程,筚路藍縷;他心懷無畏,逆行出征,姜老之英偉,與君共勉。
10月21日下午,“詩蘊浩然氣,傳誦龍馬魂”——紀念姜維壯教授朗誦會在沙河校區金廳舉行。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協調組組長陳明老師,校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雷洪峰老師,話劇《姜維壯》導演王翼老師、于凱老師、财稅學院院長白彥鋒老師,黨委副書記宋立岩老師,副院長李小榮老師,财稅學院王文素老師、李貞老師、李新華老師、楊志清老師、姜愛華老師、梅陽老師、李佳老師、曾康華老師、葛岩老師與200餘名學院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白彥鋒院長首先對學校宣傳部對本次活動的支持與幫助表達了感謝,并借姜維壯先生”日以分記總嫌短,事以秒争猶覺遲。”等詩句強調了時間的價值,提出我們不僅要學習姜老的财政思想,更應學習他的做人做事。在姜維壯先生的精神影響下,把握時間,一同成長。

王文素老師回憶了自己在學生時姜老師的諄諄教誨,在共事時姜教授對她生活、工作的關心。她以姜老師為師德教育的楷模,朝着他的方向不懈前行。“以自己的實踐,再次诠釋了一個信念”,懷着對姜老師的思念與敬仰,王文素老師與宋立岩老師一同朗誦了《迎歸來》。
姜老師溫潤如玉的學者形象一直印刻在姜愛華老師的心中。她還記得考研時收到姜老的回信與鼓勵的驚喜;記得他修改同學論文小到标點的嚴謹細緻;記得他病重卧床,卻始終記挂着自己的黨費……“最美的藝術,是體現無私奉獻者的藝術”,姜愛華老師與楊志清老師共同朗誦了《最美的藝術》,深切表達了對姜老無私品質的贊美。
梅陽老師深情朗誦了自己在為姜老80歲祝壽時所作的詩《八十年的腳步,八十年的征程》。詩中刻畫了姜老辛勤耕耘,孜孜以求的學者形象,展現了姜老不圖虛名的無私奉獻。“甯願舍棄生命,去追求人生的真谛。”梅陽老師與李貞老師借朗誦《生命的風采》贊頌了他一心為國的精神。
與國同行不忘來時路,乾坤龍馬給出嶄新藍圖。至此,bevictor伟德官网姜維壯朗誦會落下帷幕。講述者們深情的訴說,表演者們精彩的展現,不僅為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聽覺盛宴,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姜老詩詞中蘊含的浩然之氣。未來長路,我們必将傳承龍馬精神,砥砺求索,迎風奮進。
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願龍馬精神,生生不息。
11月6日,我校首部原創大師劇《姜維壯》首映式正式舉行,由bevictor伟德官网承辦的《姜維壯》主題展覽也正式開展。

一個月前,展覽的前期籌備工作就已經開始,資料的雜亂與缺失,為展覽的前期整理增添了不少負擔。經過師生的投稿和約稿、姜維壯教授家人資料的提供和編寫人員的不斷努力,展覽的内容結構基本成型。
本次展覽分為七個部分,共40版面,從風雨曆程、筚路藍縷、繼往開來、樂享生活、幕啟乾坤、桃李念恩、先生之風七個角度切入,展現了姜維壯教授的一生,表達了當代中财人對姜教授的緻敬與懷念。
9月底,院團委新聞中心便開始了展覽的設計工作。對設計人員來說,展覽的設計工作是一場全新的體驗。由于展覽場地的不确定性,加之南路沙河兩校區的距離限制,為保證展覽的版面結構合理,圖文設計美觀,設計人員多次早晨前往南路校區,實地進行相應數據的測量。大到圖片的選用、文章的排版,小到圖片的大小、各個部分的色号确定,設計人員都一一進行讨論。
本次展覽策劃案五版,基礎色四版,一次次的返稿,從傍晚到淩晨的堅持,設計人員不斷在細節上修改調整,直到11月5日完成了展覽終稿,呈現了《姜維壯》主題展覽,以設計與美工的形式向姜教授表達了年輕一輩的緻敬與緬懷。

禚德銘:
本次姜維壯主題展覽作為話劇的前期,希望通過簡單全面的人生介紹,讓大家能夠在話劇演出前對姜老加深認識。本次展覽在學院團委的大力支持下,前期對姜老的資料進行了大量搜集整理,在多次修改反複中最終确認成品,實現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這是一次對姜老的緻敬,對校慶的祝福,也是财稅團委各位心血的結晶,将會使我們永遠懷念!
陳哲:
這次設計對我們來說确實是個不小的挑戰,資料的缺失、圖片的清晰度不夠、場地等問題給設計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難度,但當我作為解說員向學校師生們講解展覽的每一個闆塊時,看到大家臉上的神情,内心的激動無法言說。一個多月的設計工作,讓我對姜教授“一心扶社稷,志在正乾坤”的一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正值母校71華誕,也借此展覽向姜老和母校表達我們年輕一輩中财學子的緻敬與獻禮。
任真:
姜老,一代大師,一生勤懇,為國為民,專心科研,教書育人,一生碩果無數,孕育桃李滿園。作為财稅學院的學生,雖然沒有上過姜老的課,甚至都沒有機會見姜老一面,但是也為姜老出了一份力。
此次展覽,策劃案五版,基礎色四版,前期詩會預熱推送邀請函背景闆花絮視頻,一個月時間,沒在一點之前睡過,感受了太多深夜的寂靜,無數血淚,一朝定稿,滿目心動。
李佳竹:
從九月底開始設計方案,反複修改近一個月,每一重新設計的方案都前往南路實地測量。臨近展出時,更是每晚修改到淩晨,又迷迷糊糊地趕往教室上課。但當我們看到展覽、聽到大家的肯定時,還是抑制不住的開心。雖然從未謀面,卻也從反複翻看的材料中了解了 “高風垂千古,正氣育後人”的姜老,也算是通過展覽表達對姜老的敬意。
隻因胸懷參天志,風吹雨打壯行程。以展覽緻敬姜老,以設計獻禮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