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科研
學術觀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學術觀點 > 正文

财稅動态 2024年第4期

發布時間:2024-05-14 浏覽次數:

2024年第4期(總第4期)

bevictor伟德官网

刊首語

财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财政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内容。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應充分發揮财政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将财稅體制、财稅制度、财稅管理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反映國内外财稅理論與實踐最新成果與經驗,促進财稅理論研究交流,為财稅實踐提供工作借鑒,bevictor伟德官网組織全院師生編寫《财稅動态》,每月一期,具體包括财稅熱點、學術觀點、國際财稅等欄目。


本期導讀

一、财稅熱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頒布

2、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況

3、世界銀行執董會批準中國貸款項目

4、财政部印發《邊民互市貿易進出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

5、國家稅務總局在4月底前實現資源回收企業“反向開票”

6、财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稅政策的公告

 

二、學術觀點

1、科學認識與切實發展新質生産力

2、留抵退稅政策、企業流動性與勞動要素收入提升

3、以數字化引領數實融合的内在機理與現實思考

4、數字經濟、數字産業與數字稅制創建

5、公司稅上調帶來投資決策下調

6、利得稅、研發支出與創新

7、所得稅的引入對财政能力和移民的影響:來自美國各州的證據

 

三、國際财稅

1、美國财政部公布2025财年稅收提案

2、英國發布2024年春季預算案

3、部分經濟體财稅動态

 

四、專家觀點

1、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邏輯起點、方向所在和着力點

2、質量政策工具組合鼎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3、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重點領域及其推進方向

4、将碳排放納入消費稅征稅範圍

 

五、中财财稅

1、企業“脫實向虛”與勞動力技能升級

2、國際稅收治理領域權力的來源與測度研究

3、促進共同富裕的稅收政策思考

4、将碳排放納入消費稅征稅範圍

 

财稅熱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頒布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以下簡稱《關稅法》)。為了規範關稅的征收和繳納,維護進出口秩序,促進對外貿易,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了《關稅法》。《關稅法》包括第一章總則、第二章稅目和稅率、第三章應納稅額、第四章稅收優惠和特殊情形關稅征收、第五章征收管理、第六章法律責任、第七章 附則。《關稅法》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同時廢止。

(文獻來源:财政部公衆号,2024年4月27日)

 

2、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況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同比下降2.3%,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擡高基數、去年年中出台的部分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後,可比增長2.2%左右。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856億元,同比增長2.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8004億元,同比增長10.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852億元,同比增長1.9%。

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394億元,同比下降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24億元,同比增長13.2%;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9370億元,同比下降5.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147億元,同比下降6.7%。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7798億元,同比下降15.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345億元,同比增長38.1%;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7453億元,同比下降16.2%,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12227億元,同比下降4.5%。

(文獻來源:财政部網站,2024年4月22日)

 

3、世界銀行執董會批準中國貸款項目

2024年3月29日,世界銀行執董會按簡化程序批準了中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黃河流域生态保護修複和環境污染治理示範項目(二期)。該項目旨在改善甘肅省和山東省黃河流域選定地區的土地和水資源管理,恢複退化的生态系統。項目總金額為46.838億元人民币,包括國際複興開發銀行貸款3億美元,其中1.38億歐元(等值1.5億美元)貸款期限為24年(含6年寬限期),另外1.5億美元貸款期限為30年(含6年寬限期),均為浮動利差貸款;其餘資金由國内出資。項目執行期為2024年至2029年。

(文獻來源:财政部網站,2024年4月11日)

 

4、财政部印發《邊民互市貿易進出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

财政部印發《邊民互市貿易進出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并做出通知:除《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負面清單》所列商品外,邊民均可通過互市貿易方式進口,免稅額度以個人為單元計算和使用。除國家禁止出口的商品不得通過邊民互市貿易免稅出口外,将應征收出口關稅的商品、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列入邊民互市貿易出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财政部将會同有關部門根據邊民互市貿易發展的實際情況,适時動态調整邊民互市貿易進出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

(文獻來源:财政部網站http://m.mof.gov.cn/czxw/202404/t20240408_3932404.htm 2024年4月9日)

 

5、國家稅務總局在4月底前實現資源回收企業“反向開票”

2024年4月9日,國家稅務總局召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行業協會及企業座談會。稅務部門開展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業務制度完善改進和信息系統升級改造等工作,4月底前實現資源回收企業“反向開票”,并通過實施“反向開票”進一步暢通增值稅抵扣鍊條,賦予資源回收企業規範合法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同時讓持續開展出售報廢産品業務的自然人也能按現行稅法規定享受增值稅免征或減征政策。稅務部門還将依托稅收大數據,精準篩選符合優惠政策享受條件的納稅人。對不法分子利用“反向開票”以及地方違規招商引資造成的“政策窪地”進行虛開騙稅的違法行為,将進一步發揮稅務、公安等八部門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的常态化工作機制作用,保持露頭就打的高壓震懾。

(文獻來源:國家稅務總局網站https://fgk.chinatax.gov.cn/zcfgk/c102439/c5222673/content.html 2024年4月10日)

 

6、财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稅政策的公告

為進一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财政部 稅務總局就有關土地增值稅政策發布公告,内容如下: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按照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要求,将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着物轉移、變更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下的,暫不征收土地增值稅。本公告所稱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按規定在農業農村部門辦理注冊登記,被賦予以字母“N”開頭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并取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本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執行。

(文獻來源:财政部公衆号2024年4月25日)

 

學術觀點

1、科學認識與切實發展新質生産力

該文從經濟理論和經濟實踐兩個層面出發,分析了新質生産力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客觀經濟規律。在經濟理論方面,新質生産力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生産力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在生産力經濟理論上強調生産力自然形态構成上的發展和時代化,在政治經濟學理論上強調要素禀賦和全要素生産率是新質生産力的核心,在發展經濟學上強調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邏輯的新突破。在經濟實踐方面,本文指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需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即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載體上,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創新規律、結構演進規律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動規律。該文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曆史進程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而發展新質生産力則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須深入研究和探索新質生産力的科學認識與切實發展,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文獻來源:劉偉.科學認識與切實發展新質生産力[J].經濟研究,2024,59(03):4-11.)

 

2、留抵退稅政策、企業流動性與勞動要素收入提升

該文以2012-2021年上市公司為樣本,深入探讨了2018年留抵退稅改革對企業勞動要素收入分配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發現,留抵退稅對勞動收入份額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平均而言,樣本期内該政策使得勞動要素收入份額提高了4.545%,該結論經過内生性及穩健性檢驗後依然成立。在融資約束較強的企業和民營控股企業中,這一提升效應更為明顯。機制檢驗和進一步研究表明,這一作用主要是因為留抵退稅政策能在短期改善企業現金流動性,激勵試點企業進行研發創新,引緻對研發人員等高技能勞動需求增加,驅動了勞動要素收入水平(平均工資)的上升;而在中長期能促進企業勞動生産率提升,說明該政策能夠起到跨周期調節的持續性作用。基于研究結論,該文建議通過留抵退稅常态化和擴大抵扣範圍等方式促進政策效果進一步放大,為共同富裕目标下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和強化财政金融協同機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借鑒價值。

(文獻來源:王敏,李敏麗.留抵退稅政策、企業流動性與勞動要素收入提升[J].管理世界,2024,40(04):60-88.)

 

3、以數字化引領數實融合的内在機理與現實思考

該文認為,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并非相互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實體經濟是發展的基石,而數字化則是提升實體經濟競争力的關鍵。數字化引領能夠彙聚新的經濟增長動能,為數實融合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打破縱橫壁壘,形成互融共通的産業生态,進而催生創新。該文從供需關系和關鍵要素兩個維度對數實融合的内在機理進行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龍頭企業帶動模式與平台企業推動模式這兩種典型模式,對其進行了比較研究,并指出了以數字化引領數實融合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難點。展望未來,以數字化引領數實融合的核心在于充分發揮各行業龍頭企業和大型平台企業的引領作用。這些企業不僅技術實力雄厚、市場影響力廣泛,更擅長于整合産業鍊上下遊資源,促進技術、資金、人才和數據等要素的流動與共享。通過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鼓勵龍頭企業與平台企業協同創新,可以推動産業互聯網平台體系的壯大,為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文獻來源:劉尚希,邢麗,樊轶俠,等.以數字化引領數實融合的内在機理與現實思考[J].财政研究,2023,(12):3-15.)

 

4、數字經濟、數字産業與數字稅制創建

該文認為,數字經濟是“圍繞數字産品和數字化服務的生産、流通、消費和分配活動的全新經濟形态”,具有邊際收益遞增等生産特點,交易在線高效、标的即時可達等流通特點,以及多種新創分配模式和消費方式。在數字産業劃分方面,本文基于産品特征和交易形式等方面提出核心标準,認為數字産業主要指提供數字内容産品和服務的産業,包括軟件産業、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産業四大類型。本文提出,創建數字稅制既要契合數字經濟發展,也要兼顧公平、效率,與傳統稅制順暢、平穩接軌,兼顧國際經驗與本土特色。在實操方面,可考慮在流轉稅中開征數字服務稅,對銷售數字産品或提供數字化服務的收入征稅,在所得稅中課征數字利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在财産稅中開征數據資産稅,并協同提升稅收征管能力、重視數字稅制與傳統稅制的銜接配套。

(文獻來源:王向東.數字經濟、數字産業與數字稅制創建[J].稅務研究,2024,(03):122-127.)

 

5、公司稅上調帶來投資決策下調

該文基于 1400 多項地方稅收變化,估計企業增稅對企業投資的因果效應。通過觀察具有代表性的德國制造業樣本企業的計劃投資額和實際投資額,文章重點考察了稅收上調是如何促使企業修改投資決策的。平均而言,在增稅後,遭遇稅收沖擊的企業會産生顯著的投資反應,其中投資額低于先前計劃的企業比例會增加三個百分點。這一影響在不同商業周期中具有很強的異質性:在正常時期,因增稅而下調投資決策的企業比例增加了 2 個百分點,而如果在經濟衰退期間增稅,這一比例則會是前述的三倍,即達到 6 個百分點以上。總體而言,文章的研究結果證實了這樣一種觀點,即企業稅負越重,投資越會大幅減少。

(文獻來源:Link, S., Menkhoff, M., Peichl, A., & Schüle, P. Downward Revision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after Corporate Tax Hike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Forthcoming))

 

6、利得稅、研發支出與創新

該文重點考察了利得稅如何影響工廠的研發支出和創新活動。文章采用德國1987-2013 年間約7300次市政營業稅率變化的地理編碼調查面闆數據,運用事件研究模型,研究發現利得稅的增加對工廠的研發支出産生了顯著負向影響,其隐含的長期彈性為-1.25。異質性分析表明,在信貸約束較多的工廠中,研發支出的減少更為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工廠規模中政策效果的相似性對政策制定者将研發稅收激勵措施與工廠規模挂鈎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挑戰。此外,文章還發現,(引文加權)專利申請數量存在滞後負效應。

(文獻來源:Lichter, Andreas & Loeffler, Max & Isphording, Ingo E. & Nguyen, Thu-Van & Poege, Felix & Siegloch, Sebastian. Profit Taxation, R&D Spending, and Innovation.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Forthcoming))

 

7、所得稅的引入對财政能力和移民的影響:來自美國各州的證據

該文評估了個人所得稅的引入對财政能力和移民的影響。文章使用了1900年至2010年美國各州的面闆數據,利用個人所得稅在65年期間的分階段推行,并在考慮了由于人口統計因素和财政趨勢導緻的個稅推動時機的選擇性偏誤後,使用雙重差分模型估計發現,個人所得稅的引入在短期内使人均财政收入增加了12%,在中期增加了15%,在長期增加了17%。然而,從财政總收入水平來看,盡管早期(二戰前)推行個稅的州的财政總收入在長期内增加了,但晚期(二戰後)推行個人所得稅的州财政總收入并沒有顯著變化。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文章展示了較晚引入個人所得稅導緻了長期内州人口減少,因為居民會搬遷到沒有個人所得稅的州,特别是中等和高收入家庭表現出強烈的遷移反應。較低的個人免稅額、個人所得稅預扣款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助于解釋二戰前後人口對所得稅引入的不同反應。總的來說,本文的結果表明,盡管人口流動在絕對意義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稅收帶來的财政能力的提升,但引入個人所得稅使美國各州能夠在人均意義上顯著增加其财政能力。因此,這意味着提升國家财政能力的行為回報取決于稅基的彈性。

(文獻來源:Cassidy T, Dincecco M, Troiano U A.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come tax, fiscal capacity, and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US States[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2024, 16(1): 359-393.

 

國際财稅

1、美國财政部公布2025财年稅收提案

2024年3月11日,美國财政部發布了2025财政年度稅收提案,也稱為“綠皮書”,主要闡述了包括在拜登政府預算中的收入方面提案。

第一個方面是确保富人和大公司支付公平的份額,具體包括:實施全球最低稅,通過确保所有跨國公司在每個司法管轄區支付至少21%的最低稅率來加強公司海外收入的稅收。将公司替代最低稅率(CAMT)提高到21%,以與全球最低稅率保持一緻;對最富有的納稅人實施25%的億萬富翁最低稅;将公司股票回購的稅率從1%提高到4%,以減少回購和股息之間的差别稅收待遇,并鼓勵企業将利潤再投資于員工和公司的增長;增加收入超過400,000美元的淨投資所得稅,将額外醫療保險稅率和淨投資所得稅稅率提高1.2個百分點。

第二個方面是降低工人和家庭的成本,具體包括:對醫療保險進行永久性的擴大稅收抵免;擴大兒童稅收抵免,使其可全額退還;擴大所得稅抵免,以覆蓋更多沒有孩子的工人;擴大和加強低收入住房稅收抵免;堵塞遺産稅和贈與稅漏洞,這些漏洞允許富人通過利用複雜的信托安排将資産轉移給繼承人來減稅。

(文獻來源:美國财政部,原文鍊接如下:

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2169.)

 

2、英國發布2024年春季預算案

2024年3月6日,英國财政大臣發布了2024年春季預算案,涉及大幅減稅、巨額投資計劃、降低房産資本利得稅等一系列重要政策,被視作近年來最重要預算之一。

預算案中與稅收相關的主要措施包括:以基于居住地的制度取代居住在英國之外的稅收居民的稅收規則(從2025年4月開始,針對來英居住的新移民,作為稅務居民的最開始的前4年,其海外收入和資本利得完全免稅)、改革海外工作日減免、将遺産稅制度轉變為以居住地為基礎的制度、能源利潤稅延期和價格下限立法、國民保險繳款将從10%降至8%、房産資本利得稅的最高稅率從28%降至24%、增值稅起征點從85,000英鎊提高到90,000英鎊等。

(文獻來源:英國政府網站,原文鍊接如下: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spring-budget-2024.)

 

3、部分經濟體财稅動态

(1)英國。3月21日,英國财政部和稅務海關總署就引入英國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展開磋商。此外,自4月1日起,英國增值稅起征點從8.5萬英鎊提高到9萬英鎊,預計這将免除2.8萬家小企業的增值稅納稅義務。

(2)俄羅斯。3月26日,俄羅斯财政部明确,未分配股利不屬于自然人股東的應稅收入,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3)印度。3月26日,印度班加羅爾所得稅上訴法庭裁定,谷歌愛爾蘭公司向其印度子公司出售在線廣告空間獲得收入不屬于特許權使用費,無需在印度納稅。

(4)日本。3月30日,日本《2024年稅制改革法案》正式生效,其中值得關注的稅改措施包括:引入新的稅收抵免激勵措施,以促進五個戰略性部門(半導體、電動汽車、綠色鋼鐵、綠色化學品和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國内生産;引入新的稅收減免政策,為知識産權收入提供額外扣除(即“創新盒”稅制);縮小當前研發稅收抵免制度的規模;擴大納稅人報告義務,以實施OECD提出的《加密資産報告框架(CARF)》和《共同申報準則(CRS)修正案》;引入針對數字平台的“增值稅完全責任制度”,根據該制度,數字平台運營商(而不是外國賣家)對日本消費者的跨境數字交易的增值稅承擔全部責任。

(5)法國。4月4日,法國政府發布命令,規定對電子運輸平台運營商的營業額征收的稅率保持在0.46%不變,該項政策起源于法國《2022年财政法案》。

(6)荷蘭。4月5日,荷蘭政府向議會上院提出新的稅收改革措施,重點包括:一是對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征收預提稅,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二是調整個人所得稅BOX2(持有超過5%公司股份的分紅)的稅率,由适用單一稅率26.9%調整為:不超過6.7萬歐元的部分适用24.5%的稅率,超過部分适用33%的稅率,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文獻來源:荷蘭财政文獻局(IBFD)數據庫、阿裡研究院“全球數字經濟财稅金融動态”)

 

專家觀點

1、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高培勇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季度論壇(2024年第一季度)上論述了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邏輯起點、方向所在和着力點。第一,邏輯起點。我們應該劃清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和以往财稅體制改革的分界線,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部署的财稅體制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礎之上來謀劃新一輪的财稅體制改革。第二,方向所在。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全國“兩會”,再到近期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可以看到,今年經濟工作的目标和任務集中體現于“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态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當然也要奔着這一方向而去。第三,着力點。改革工作的重點要根據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來展開。在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中,着力點應當放在穩定相關行為主體的預期、激發相關行為主體内在動力和創新活力上。

(文獻來源: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4年4月4日)

 

2、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白景明高提出質量政策工具組合鼎力支撐高質量發展。認為2024年,積極的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組合更為優化,突出表現在根據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政策工具組合更加緊密銜接财政政策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長短期效應并有效平衡政策工具間的成本關系。一是政策加力重點放在支出側有利于緩解收支矛盾。二是把穩增長和推動社會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三是把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調節融合在一起。需指出,2024年積極的财政政策的高質量政策工具組合是與發力更為精準結合在一起的。發力更為精準,核心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既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又及時切換焦點,以點帶面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文獻來源:《中國财政》公衆号2024年4月30日)

 

3、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副書記、校長馬海濤提出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重點領域及其推進方向。認為财稅體制改革作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先行者和引導者,重任在肩、責無旁貸。立足新形勢、新階段,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謀篇布局正逢其時,應當以财政力量持續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制度保障。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要秉承“分稅制”改革以來“以政領财,以财輔政”邏輯主線,服務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以“一組關系,一個要點,三大領域”為抓手,在以下五個方面縱深推進:合理把握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及其調整力度、加強各類、各級财政資金的多元統籌、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深化财政體制改革。

(文獻來源:《清華金融評論》2024年4期)

 

4、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樊勇教授提出将碳排放納入消費稅征稅範圍。認為其有理論依據與實踐經驗。在理論依據方面,一是庇古稅理論、二是公共産品理論、三是雙重紅利理論、四是污染者付費原則。在國際實踐方面,有的國家對碳排放征收獨立的碳稅,如芬蘭、挪威、瑞典、丹麥、荷蘭等;有的國家将碳排放融入環境稅、能源稅等相關稅種中。在将碳排放納入消費稅征稅範圍的基本稅制設計中,從征稅範圍看,碳排放消費稅适用範圍需要覆蓋煤炭、天然氣、成品油等化石燃料行業。從納稅人與征收環節看,在我國生産、進口和直接使用含碳化石燃料的單位和個人均可被确定為碳排放消費稅的納稅人。從稅率水平看,考慮稅收征管成本,對碳排放征稅可采取以“量”為計征單位,實行從量計征的方式。同時,也要注意風險防範。

(文獻來源:《中國财經報》2024年4月23日)

 

中财财稅

1、李小榮等在《經濟科學》2024年第2期發表《企業“脫實向虛”與勞動力技能升級》。經濟“脫實向虛”是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也對勞動力技能升級産生了負面影響。文章基于資本技能互補假說,剖析了企業“脫實向虛”與勞動力技能升級之間的矛盾。研究發現,企業金融化程度的提高顯著阻礙了勞動力技能升級;金融化加劇了企業融資約束,擠出了實體投資和研發投資,進而抑制了勞動力技能升級。同時,内源融資不足與外源融資困境顯著放大了金融化對勞動力技能升級的負面作用;若實體企業套利動機更強,則金融資産投資對勞動力技能的負向影響更顯著。此外,金融化抑制勞動力技能升級還顯著降低了企業價值和生産效率。

 

2、何楊等在《國際經濟評論》發表《國際稅收治理領域權力的來源與測度研究》(網絡首發)。權力是理解全球治理的重要概念,分析國際稅收治理領域國家權力的現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國際稅收治理,并從更宏觀的角度把握國際稅收改革的方向。文章首先對國際稅收治理領域的關系性權力和結構性權力進行界定,并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的結構性權力和關系性權力進行測度分析,最後結合近些年國際稅收改革案例對測度結果進行驗證。研究發現,美國仍是國際稅收治理領域絕對權力的擁有者,英國、德國等傳統發達國家依然保持着權力優勢,但是,包括中國在内的新興市場國家的權力提升是國際稅收治理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3.任強等在《稅務研究》2024年第4期發表《促進共同富裕的稅收政策思考》。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其實現離不開稅收作用的發揮。文章從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角度出發,梳理了稅收影響共同富裕的作用機理,并提出了稅收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議:首先,在初次分配環節,要重視增值稅的稅收中性特征。其次,在再分配環節,要逐步提高個人所得稅收入占比、适當擴大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征收範圍、考慮個人所得稅減免由稅前适當轉向稅後,完善财産類課稅,繼續對生活必需相關的貨物和勞務實施增值稅低稅率政策,同時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最後,在第三次分配環節,要進一步完善慈善捐贈所得稅扣除和增值稅減免政策。

 

 

審核:溫來成、樊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