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院新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校外導師王冬生講授第二十五期稅務專業碩士案例研讨課

發布時間:2017-12-15 浏覽次數:

2017年12月14日晚6:00,在沙河校區6-106教室,bevictor伟德官网17級稅務專業碩士第15期(總期第25期)案例研讨課程如期開講。本期主講教師為王冬生老師,bevictor伟德官网陳宇老師主持并參與了此次案例課程。

本次課程的主題是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法規與法理。王冬生老師認為法規的基礎是法理,而法理的基礎是道理。王老師首先為同學們講解了國際稅收與國内稅收的區别和聯系。王老師認為二者均是以政治權力為後盾所進行的一種特殊分配。當稅收關系反映為有關國家之間财權利益分配的矛盾時,就超出了某一國的國家稅收範圍,無法由一國政府獨自解決,必須由有關國家政府共同解決,國家(内)稅收也就衍化為國際稅收。其次,王冬生老師介紹了國際稅收管理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反避稅工作、非居民稅收管理、“走出去”稅收管理以及國際稅收征管協作四方面。國際稅收管理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王老師認為08年金融危機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對國内稅收政策以及國際稅收都有重要的影響。接下來,王冬生老師從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的概念入手,解釋了二者在納稅義務上存在的差異,并對非居民企業的範圍、所得來源地的确定做了進一步梳理。王老師以國内稅法和稅收協定中對非居民企業轉讓股權的不同規定為例,解釋了征稅權如何進行劃分的問題。緊接着,王老師詳細講解了源泉扣繳的所得範圍、納稅義務人、稅額的計算方法以及扣繳時點。最後,王老師分享了非居民企業間接轉讓中國應稅财産的案例以及境外類似案例—沃達豐案例,并通過對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号公告的解讀,為同學們講解了如何處理此類轉讓行為。

除了案例的分享,王冬生老師還為同學們在學習方面提出建議,他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研讀我國與其他國家簽訂的稅收協定,在進入新的工作崗位之前,做好知識儲備。王老師認為應尤其加強對國稅發[2010]75号文的學習,它以中新協定為藍本,逐條解釋稅收協定相關内容,稱得上是學習國際稅收的最好教材。此外,王老師還談了他對稅收專業的看法,他認為稅收是無處不在的。從企業角度看,稅收通過參與企業的組織架構、生産經營活動,幫助企業做出合理的安排,以期達到節約稅款的目的,直接為企業創造價值。從政策研究角度看,以二胎政策為例,這一政策的出台為我國個人所得稅提出了内在要求:一是個人所得稅中的生計扣除費用需要有所提高,二是由于孩子由夫妻雙方共同撫養,可以考慮以家庭為單位申報納稅。王冬生老師還提出了稅務工作的“五有”,有意思、有意義、有市場、有朋友、有尊嚴,稅務人是有資格也有資本自信的。

王冬生老師除了對知識的講解,還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小案例以及對生活的感悟。陳宇老師總結了此次案例研讨課程,并對王冬生老師表示了感謝。


                                【撰稿】王思月、李雨柔【審核】陳宇、汪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