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晚6:00,在沙河校區6-106教室,稅務專業碩士研讨課程第17期(總期第27期)如期開講。本期研讨課程的主講老師是許軍老師,bevictor伟德官网汪昊老師主持并參與了此次案例研讨課程。
許軍老師是華夏幸福财務綜合管理部負責人,中國注冊稅務師,中國人民大學稅收學博士。許軍老師有着多年基層、省市稅務機關征管、稽查及稅務中介機構、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經驗,對宏觀财稅理論和我國現行财稅政策有過比較系統的研究,特别是對企業稅務管理、财務管理及财務體系建設有較深刻的理解和實踐。
本次案例研讨課程的主題是PPP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财稅問題。許老師的案例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PPP這一概念及執行過程中的稅收問題進行闡述,第二部分是通過對通常的案例進行講解引出第三部分中對華夏公司的稅收案例分析。
在一部分中,許軍老師提出,PPP是目前國内較為流行的業務,是政府和社會資本或私人資本的合作關系,也是公共産品提供的一種方式。這三個P分别代表了私人、政府與合作。許老師将PPP項目的合同理解為一種民事關系、長期的平等的合約關系,即PPP項目更多的是尋求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接着,許老師介紹了目前國内PPP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公用事業等。另外,對于國際上成型的PPP分類模式,許老師認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内容:非融資屬性,如作業外包、TOT等;融資屬性,如BOT、BTO、DB等;合資合作,即政府方以企業的資産與民營機構共同組建合資公司(政府将授予新合資公司特許權,許可其在一定範圍和期限内經營特定業務)。由于我國政府職能與歐美國家存在差異,承擔了社會經濟發展職能,PPP模式在引入國内後也在鐵路、收費高速公路等領域存在着創新。另外,在PPP項目中涉及到的很多關聯方包括政府機關的派出機構或由政府成立的平台公司、社會資本方以及其他參與方,如外部金融機構、服務使用方等。接着,許老師提出,PPP的運營流程主要包括項目識别、項目準備、項目采購、項目執行以及項目移交;PPP的運營現金流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政府付費直接購買公共産品和服務;二是一些由使用者付費能産生經濟效益的項目,如高速公路;三是項目若達不到收益要求,會提供可行性缺口補助,如北京的地鐵四号線。最後,對于PPP項目的有效評價,許老師認為主要包括其首先解決了政府融資難、融資風險的問題,此外也提供了更高效率的服務,以及社會資本對項目運營的管理能力。
在第二部分中,許軍老師沿着納稅主體分析、應稅行為分析、相關稅務問題研究的思路詳細講解了PPP模式中的涉稅問題。首先,許老師結合不同納稅主體對其涉稅問題進行了研究。第一,政府機關屬于非盈利性組織,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第二,社會資本作為股權投資者參與到PPP項目,應就其投資收益繳納稅款。第三,由于SPV公司的應稅行為與公共産品相關聯,其稅收問題不同于正常企業。第四,第三方金融機構的涉稅問題較為複雜,許老師建議同學們課下研讀PPP資産證券化的相關文獻。第五,許老師提出使用方并非簡單的公共産品使用者,而且涉及到社會資本為招商引資而提供給使用方資金支持時的稅務問題。其次,許老師對應稅行為的涉稅問題進行了分析,包括投資行為、經營行為及其他行為。另外,許老師認為,PPP模式下存在的稅務問題包括政府付費方式的稅務問題(政府不作為納稅人,和SPV公司的資金往來有稅收規劃和操作的空間);使用方收到政府或社會資本方的資金支持的稅務問題(是否視為政府補助資金,可通過基金公司做支持安排);SPV公司自身有何稅務問題(與政府、使用方、第三方金融機構,如政府财政支付給予的錢在增值稅、所得稅方面都有問題)。
随後,許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由于政府不對等的納稅主體地位,帶來的股權安排方式不同選擇的案例思考,并提出對于SPV公司來說不存在稅務風險,因為風險是協議約定的,政府和企業都得到了各自應得的部分,同時也達到了節稅的效應。在第三部分中,許老師通過對G縣工業園區PPP項目的合作内容、資金往來的案例介紹,引出了對S公司土地整理投資涉及的稅務問題,G縣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及稅收返還、入園企業從S公司獲得的資金支持涉及的稅務問題,以及政府及其設立的投資主體涉及稅務問題的思考。
許軍老師對案例進行了總結,并提出應依據法律進行稅收安排,尤其當面對稅收政策不明确時,如何解決類似PPP典型經濟現象涉及的稅收問題值得較為深層次的思考。最後,汪昊老師總結了此次案例課程,并對許軍老師表示了感謝。


【撰稿】李雨柔、王思月【審核】汪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