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馬海濤等: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4-11-28 浏覽次數:次
馬海濤,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
崔馨予,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博士研究生
張明昂(通訊作者),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謀劃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此作出了系統部署。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是解決當前财政運行突出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新時代以來,我國财稅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現代預算制度框架逐步完善,稅制改革深入推進,中央與地方财政關系得到優化。然而,在當前财政運行“緊平衡”狀态下,我國的财稅體制仍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在政府間财政關系、基層财政運行和财稅制度與高質量發展需求适配性等方面,亟待通過改革破除障礙、優化體系。
本文系統分析了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起點、背景和任務。文章首先回顧了近年來财稅體制的曆史性進展,包括預算績效管理的深入推進、全口徑預算體系的建立、預算績效管理和中期财政規劃管理的不斷完善、以及地方債務管理制度的逐步規範;稅制結構不斷優化,“營改增”全面推開、個稅由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轉變、綠色稅制逐步健全,涵蓋五大類稅種的現代稅制框架初步形成。中央與地方财政關系調整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完善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優化轉移支付制度以及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為新一輪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其次,文章剖析了當前财稅體制改革面臨的關鍵挑戰:一方面,财稅體制尚未完全适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體現在創新激勵不足、綠色發展支持體系不健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供給不足等短闆;另一方面,地方财政面臨收入增長放緩與支出剛性增加的雙重壓力,土地财政困境和地方債務風險加劇,部分基層政府維持基本運轉出現困難,制約了區域協調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最後,本文提出了深化預算管理、完善稅制結構和優化央地财政關系的具體方向,包括通過強化預算統籌,深化增值稅和個稅改革、優化消費稅征收機制,培育地方稅種、調整共享稅比例和健全轉移支付機制等,全面提高财政資源配置效率,緩解地方财政困境,為提高财政可持續性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力保障。
本文的邊際貢獻在于,本文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出發,提出了具有鮮明針對性的改革思考:系統總結新時代财稅體制改革的成就與經驗,為新一輪改革提供曆史參照;聚焦财政體制與高質量發展需求的适配性問題,明确了财稅體制改革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方向;提出解決地方财政困境與債務風險的路徑,特别是在當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劇的背景下,本文強調,通過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要部署,優化預算、稅收和央地關系三大制度體系,可實現财政體制的系統性優化與整體性突破,從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财政支撐。
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議聚焦于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完善稅制結構和優化中央與地方财政關系三大方面。在現代預算制度建設中,強調健全财政資源統籌機制,将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和國有資源資産獲取的收入全面納入預算管理,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優化支出結構,提升對民生和國家重點戰略任務的保障力度,并加強地方債務監測與管理,推動地方融資平台市場化轉型。在稅制結構方面,提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完善直接稅和間接稅體系,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并下劃地方,同時研究适應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的稅收制度。在優化中央與地方财政關系方面,建議通過培育地方稅種、調整共享稅比例、減少中央委托地方代行的事權以及完善省以下轉移支付機制,提升地方政府自主财力和财政管理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和财政可持續性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參考文獻引用格式
馬海濤,崔馨予,張明昂.新一輪财稅體制改革的思考[J].财政研究,2024(8):3-13.
審核:陳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