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财稅史研究院和國家稅法史研究中心2022年年會暨學術研讨會召開。會議由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國家稅收法律研究基地、北京稅務博物館主辦,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财政史研究所承辦,來自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天津财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2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讨會,會議采取騰訊會議線上進行。
bevictor伟德官网馬海濤副校長,北京市國家稅收法律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郝如玉教授,北京市稅務博物館康紅勳館長,分别為大會開幕緻辭。會議開幕式由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樊勇主持。樊勇書記對各位參會專家和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對各位專家長期以來對bevictor伟德官网财政史學科的支持表示感謝,并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樊勇書記主持
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馬海濤教授緻辭,他指出:bevictor伟德官网财政史學科具有悠久的發展曆史和深厚的學術積澱,是bevictor伟德官网的傳統優勢學科。學校和學院一直高度重視财政史發展,并給予大力支持。法制建設是國家的重要職能,是國家應該提供、也隻能由國家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産品。幾千年的中國财稅法制史,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财富。我們必須汲取曆代财稅法當中寶貴的價值内核,服務于當今國家治理。中國共産黨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财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習近平同志也曾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當我們把這兩點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的時候,就更能夠感受到研究财稅法的曆史和現實是我們财政史界時不我待的重要任務。

馬海濤副書記、副校長緻辭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财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央統戰部無黨派專家财金組組長、國家稅收法律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郝如玉教授緻辭,他充分肯定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财政史研究所在學術領域的重要地位,肯定國家稅法史研究中心曆屆學術研讨會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他認為:财稅法史在中國财稅發展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中國财政史研究所應與各部門更加緊密的加強合作,推動國家的财稅立法進程。學術領域的稅法研究成果應當成為國家立法和決策的智庫,變為今後财稅立法的參考。

郝如玉教授緻辭
北京稅務博物館康紅勳館長發表緻辭,他指出:中國各個曆史時期的稅收法律研究,既是财稅史研究的重點和精髓,也是新時代完善财稅體制的内在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财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的支柱,科學的财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也号召廣大黨員同志學“四史”,教育部也高度重視史學教育,财稅史研究面臨着良好的機遇。他認為總結研究各個曆史時期的稅收法律,一定能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參考借鑒。

康紅勳館長緻辭
主旨發言環節由中國财稅史研究院院長,bevictor伟德官网王文素教授主持。四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與觀點,中國财稅史研究院顧問孫翊剛教授的發言以“中國早期的财稅法律研究”為題,他指出:中國依法治國的曆史源遠流長,史料載: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無論是從民間轉述,還是到文字記載,中國的曆史,基本上都是指向建立一個法制的國家政權。中國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中國财稅史研究院顧問、bevictor伟德官网李俊生教授的發言以“集權型稅收立法體制曆史成因的财政學解釋”為題,他指出:雖然美國财政聯邦主義理論認為,美國是分權型立法體制,但由于美國憲法初立時沒有考慮到之後戰争和經濟危機的出現對聯邦政府履行職能的資源需要,導緻美國不斷修正聯邦政府稅收的立法權,使聯邦政府稅收立法權配置的曆史實際上是呈現從分權到集權的發展過程。集權型稅收立法體制為什麼會成為各國的發展趨勢,這是基于社會共同需要不斷增加的驅動。中南财經政法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葉青教授發言以“古今保障民富的财稅法規比較”為題,提出:無論古今,民富是國強的基礎。民富的财稅法律政策也是黨的二十大的重要話題之一,堅持人民至上,不斷造福人民,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的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把共同富裕和中國曆史上思想家關于如何保護人民财産問題聯系在一起研究具有必要性。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朱德貴教授的發言以“秦代違法懲罰收入探讨”為題,分别對贖罪、赀罰、勞役中的罰款收入進行了考證。他認為秦代的違法懲罰收入在秦代财政收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主旨發言專家(從左到右):孫翊剛教授 李俊生教授 葉青教授 朱德貴教授
下午第一階段議程由中國财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姚東旻教授主持。武漢大學曆史系陳鋒教授發言以“清代稅收立法研究”為題,他認為:應當從清代的三部法典着手進行稅收立法的思考,分别是大清律例,大清光緒新法律和大清宣統新法令。他分别對三部法典進行分析和解讀,并指出中國曆代稅收立法的研究都将對後代的稅收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中南财經政法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劉孝誠教授以“皇權專制時代的稅制特征——以明代為例”為題進行發言。他對明代稅制歸納了五個特征:第一,明王朝時期的賦役制度嚴謹而僵化;第二,農戶稅負重;第三,工商稅收法律混亂;第四,稅收重本輕末;第五,國家的稅權嚴重失控。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劉燕明研究員以“土地革命戰争時期革命政權的稅收法制治理”為題目進行了成果分享。他認為:中國共産黨走過了百年,從戰争年代的局部執政到取得全國的勝利,研究成果很多,在财稅立法方面的研究側重于稅種,即實體法的研究;對于程序法,包括稅收管理方面的法律等研究較為不足。國家稅法史研究中心劉穎副主任以“抗戰時期紅色政權稅收法規的幾點啟示”為題目進行發言:她認為:根據地稅收立法史對當前稅收立法有重要啟示,國家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設計,突出政策内容和實施過程的公平性,在統一稅制前提下,适度實施地方授權,加強稅法宣傳的針對性。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申學鋒研究員發言以“建黨百年的财稅法治建設”為題,他從财稅法制的角度,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及新時代相應的财稅法規做出分析。

姚東旻教授

從左到右:劉燕明研究員、申學鋒研究員、陳鋒教授、劉孝誠教授、劉穎教授
下午會議第二階段由國家稅法史研究中心劉穎副主任主持。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史衛研究員以“古代賓禮的變遷與财稅”為題目進行發言。他認為古代賓禮的變遷是影響中國财稅法律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稅收制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西南交通大學付志宇教授的發言以“建國初期稅收征管之辯”為題,他認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對城市工商業如何征稅的方法争論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龔浩副研究員的發言以“紙上‘法規’:無可無不可的清代虧空治理”為題,他提出:對清代江蘇省财政虧空治理的實踐證明,清代治理财政虧空法律法規和實際執行中存在很大偏差,他剖析了其原因以及其背後的邏輯。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财稅史研究院副院長馬金華教授的發言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财稅法制建設”為題目,她分析了南京國民政府不同曆史時期财稅立法和執行情況,分析了稅收法定的發展,指出南京國民政府稅收立法成為具文,制度變異背後亦存在深層原因。中國财稅史研究院院長王文素教授以“宋代的稅收征管法研究——以《慶元條法事類》為例”為題目進行發言。她認為宋代的稅收征管法研究中的史料文獻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中《慶元條法事類》稅法内容非常豐富,她特别以其中的七項對征稅者的違法懲罰條文為例,提出:稅收立法首先要求征稅者守法,希望能夠以古鑒今對财稅立法提供參考,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借鑒。

從左到右:史衛研究員 付志宇教授 龔浩副研究員 王文素教授 馬金華教授
最後馬金華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她指出今天的研讨會内容上呈現出古今貫通,中西對照,史鑒結合,學科交叉,法治與政治、法治與黨治的辯證統一,學術研讨會獲得圓滿成功。會議正值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她呼籲大家積極思考,踐行學者的責任。相信研讨會的召開必将帶動财稅史學界對财稅法史的重視和深入探讨。
原江蘇省國家稅務局副局長、國家稅法史研究中心專家張敬群,原中國财經出版社編審、中國财稅史研究院專家洪鋼,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雲旗,天津财經大學财政學科首席教授李炜光、原江蘇省稅務學會幹部、國家稅法史研究中心專家孫亞華,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張廣通,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李佳,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劉明,以及來财稅學院訪學的譚承友老師和部分碩博學生參加了會議。

會場情況
撰稿:劉軒辰
審核:劉金科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