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科研
學術活動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學術活動 > 正文

bevictor伟德官网舉辦“财稅資評論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社會主義财政理論”的學術講座

發布時間:2023-11-29 浏覽次數:

 

2023年11月26日下午,bevictor伟德官网于學院南路校區學術會堂成功舉辦财稅資評論壇第15期,主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社會主義财政理論”。本次講座邀請到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财政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财政科研所所長劉晔教授。劉晔教授曾在福建省國土資源廳和财政廳工作,也曾在美國和加拿大訪學,主要從事财稅理論、制度和政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八項,已公開發表論文八十多篇。兼任中國财政學會理事、中國稅務學會理事、福建省經濟學會副會長、《經濟資料譯叢》主編等職務。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肖鵬教授主持,bevictor伟德官网部分師生參加。


 

馬海濤校長首先對劉晔教授在參加第九屆中國财政學論壇之餘給财稅學院師生做講座表示感謝,希望與會老師能夠深入領悟馬克思主義财政理論,為中國财政學教材的撰寫和新時代中國财政學科理論創新提供建設性意見。劉晔教授對bevictor伟德官网的邀請表示感謝。


 

劉晔教授首先講了《資本論》與社會主義财政理論。他指出,《資本論》是批判當時歐洲各資産階級國家财政和資産階級古典經濟學家财政觀點的銳利武器,同時科學闡明了财政(稅收、公債)是剩餘價值分配形态,正面揭示了社會主義價值分配和财政分配的原理。在此基礎上,新中國第一代财政學家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踐相結合,創立和發展了國家分配論,至今仍有重要啟示意義。而馬克思堅持具體與抽象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對新時代财政理論研究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其次,劉晔教授指出中國共産黨在百年曆程中,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不同時期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不同時代背景和實踐基礎上,在破解各個曆史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過程中先後形成了“供給型财政” “建設型财政” “公共财政” “現代财政”等财政思想理論與财政實踐經驗,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起到了基礎和支柱作用,并從而不斷開辟馬克思财政理論的新境界。最後,劉晔教授從“由物到人”角度發表了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财政理論創新的觀點。他指出,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基礎上的現有财政學理論,本質上是一種物本範式,由此在邏輯起點、核心概念、研究主題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相應的缺陷與偏差。而通過财政學邏輯起點和研究對象“由物到人”的轉變,以人為分析對象,以制度分析為框架來構建人本範式的财政學,既可以解決物本範式财政理論現存的缺陷,又能在不同社會科學間建立起可通約的研究範式。“人本範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财政理論構建要以馬克思主義人本主題和共同體思想為指導,立足中國實踐的時代命題與時代特征,在對古今中外學術資源兼容并蓄、繼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整合創新。


 

最後,肖鵬教授和呂冰洋教授對講座内容進行了總結。同時指出,自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财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以來,中國财政學界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期,希望中國财政學界能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和觀點争鋒,共同為繁榮中國财政理論而努力。與會各位老師和同學紛紛表示從此次講座中受益匪淺,收獲頗多。本次講座受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生院“研究生課堂嘉賓講學支持計劃”支持。


 

 





撰稿:馬金華

初審:李小榮

審核:陳士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