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科研
成果展示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成果展示 > 正文

财稅學院師生論文《基礎教育“機會均等化”措施的效應評估——以北京市西城區“多校劃片”政策為例》于《财經研究》刊發

發布時間:2023-12-11 浏覽次數:


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邵磊、博士研究生李林、講師童健與中國石油物資有限公司員工菅壯合作撰寫的論文《基礎教育“機會均等化”措施的效應評估——以北京市西城區“多校劃片”政策為例》刊發于中文A類期刊《财經研究》2023年第7期。以下為文章主要内容:


一、研究問題與邊際貢獻

 

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内在要求,是對人民群衆迫切需要的公共教育資源進行公平分配并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過程。“多校劃片”政策是一類基于“機會均等化”的基礎教育公共資源分配改革新嘗試,其是否降低了享受教育資源的平均成本和縮小了區域内教育質量的差異,是否發揮了基礎教育均等化的作用,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本文的研究問題包括:首先,能否從理論上推導出增加公共服務随機性會對公共服務資本化程度和優質公共服務相對溢價産生何種影響?其次,實證檢驗“多校劃片”政策能否起到抑制學區房平均溢價的作用?它的“機會均等化”目标是否得到市場的認可并使得同學區内房價呈現“削峰填谷”的變化?它的開展會否産生一些非預期的後果?最後,推廣這類通過引入随機性促進公共服務配置機會公平的措施在實踐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它與原有的“供給均等化”措施應當如何配合?

本文的邊際貢獻包括:拓展了關于公共服務資本化效應的理論研究;貢獻了關于中國教育均等化政策效應的新證據;提供了關于地方公共服務均等化實踐的政策啟示。


二、政策介紹與機制分析

 

(一)政策介紹

“多校劃片”是指一處房産對應多所小學。“多校劃片”重在機會均等,它将學區房所有權與優質教育資源之間“多對一”的強綁定關系轉變為“多對多”的弱綁定關系,增加了居民享有基礎教育的選擇,以實現不同家庭均具有相似的概率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服務。

 

(二)機制分析

基于對“多校劃片”政策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機制:

(1)“多校劃片”政策通過增加基礎教育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房産與基礎教育間的捆綁關系,在整體上降低了西城區的平均房價;

(2)政策縮小了同學區内不同房産對應的基礎教育期望值的差異,從而表達為教育資本化相對溢價的“削峰填谷”效應;

(3)政策改變了稀缺性優質基礎教育的對象,高均值、高确定性的學區内房産可能代替“單校劃片”下的優質小學劃片内房産,成為市場新的偏好;

(4)政策的突然公布和設置較短的過渡期,可能造成偏好原政策下确定性優質基礎教育的家庭搶在最後的窗口期完成交易,從而導緻市場交易量在短期内明顯波動。

 

三、研究設計與實證結果

 

在實證模型方面,本文數據由房産交易數據、學校劃片信息及小區地理信息三個數據子集匹配得到,以西城區“多校劃片”政策為事件沖擊,使用雙重差分法與邊界固定效應法相結合的識别策略。在實證分析方面,本文首先估計了“多校劃片”政策對平均房價的影響,并進一步考察了其動态效應;其次,本文從原對口小學的聲譽異質性以及“多校劃片”組合的異質性兩方面進行異質性分析;此外,本文還考察了“多校劃片”政策對房産交易量的影響;最後,通過安慰劑檢驗、平行趨勢檢驗、改變樣本時間跨度、改變邊界帶寬等一系列檢驗讨論了研究結論的穩健性。

本文實證結果如下:(1)政策使得西城區的平均房價下降了1.36%,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基礎教育的均等化;(2)政策對同學區内的基礎教育差異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相較于原對口中等評價小學的房産,原對口高評價小學的房産價格呈現更大幅度的下降,降幅的差異達到2%至3%;(3)政策使得家庭的擇校依據從原本對單所學校的評價轉變為對學區教育資源分布的評價,高均值、高确定性學區成為新的偏好,政策的公布還導緻房産的交易量在短期内出現先升後降的波動。

 

四、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研究發現,“多校劃片”政策顯著降低了區域内學區房的教育資本化溢價,總體達到了降低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價格門檻的政策目标,在同學區内房産的教育資本化溢價上形成了“削峰填谷”的變化,反映了市場對學區範圍内教育均等化效果的認可。但是,研究也發現“多校劃片”政策導緻家庭的擇校依據從原本對單所學校的評價轉變為對學區教育資源分布的評價,并造成房産的交易量在短期内出現先升後降的波動。基于研究結論,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首先,應當有選擇地穩妥推進“多校劃片”改革,促進教育機會公平。考慮到從“單校劃片”到“多校劃片”可能對房地産市場造成的沖擊,應當選擇在校際距離适中、校際差異可控的區域内穩妥推進“多校劃片”改革,并設置更長的政策過渡期從而穩定市場的預期。

其次,“機會均等化”措施需同“供給均等化”措施相配合,從根本上促進區域内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為了實現基礎教育的均等化,除了通過“機會均等化”措施在分配環節發力外,還需對區域内教育資源進行“供給均等化”整合,繼續推進集團化辦校、教師輪崗等措施。

最後,發揮财稅工具的“價值捕獲”功能,促進房地産相關稅基與房産實時市場價值的匹配,補充基礎公共服務投入資金,并在财政資金的分配中體現均等化目标,形成可持續的公共服務均等化融資模式。應通過最新的技術手段增強稅基評估的準确度、時效性,更好地發揮稅收工具公共服務的“價值捕獲”功能,形成穩定房地産市場的長效機制,激勵地方政府持續推進區域内公共服務的均衡發展,從而形成公共服務與稅收收入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教師科研潛力的挖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通過求實大講壇、财稅資評工作坊、财稅資評論壇、雙邊論壇等平台,不斷增進與國内外資深專家學者的交流,全方位提升我院教師的科研水平,在學術科研和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未來學院将繼續保持原有的學科特色和優勢,推動“雙一流”學科建設,持續擴大學院在國内外學術界的影響力。


 

 

撰稿:王碩

初審:李小榮

審核:陳士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