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科研
學術觀點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學術觀點 > 正文

李俊生:新市場财政學框架下的财政—央行“雙主體”貨币調控機制

發布時間:2020-06-13 浏覽次數:

李俊生,bevictor伟德官网學術委員會主席、财稅學院教授。

李俊生教授(資料圖,非會議現場)

李俊生教授首先介紹了他剛剛發表于《管理世界》2020年第6期的論文“政府财政的貨币效應——新市場财政學理論框架下的财政-央行'雙主體'貨币調控機制”,該論文讨論了新市場财政學理論框架下财政與央行“雙主體”的貨币調控機制問題。該論文認為,政府财政具有貨币調控能力,由于現代信用貨币是依據國家主權财政信用的貨币,賦予了政府财政調控市場流通貨币的能力,而現行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财政收支活動和國庫現金管理活動則構成了政府财政調控貨币的制度基礎和工具,《預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構成了政府财政調控貨币的法律基礎;該論文通過實證檢驗發現,2000-2018年市場流通貨币體系M2中有44.31%是受政府财政部門影響、甚至調控的。該論文是起始于2017年關于财政與銀行關系基礎理論研究的部分成果,實際上為當前有關“财政赤字貨币化”問題的讨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在簡單介紹了剛剛發表的論文基本觀點後,李俊生教授以“新市場财政學的貨币理論觀——兼評現代貨币理論”為題,發表了演講,進一步闡述了基于新市場财政學理論框架對貨币問題所作的研究。

财政學必須要研究貨币問題。新市場财政學認為應該從市場平台的角度觀察現代社會的财政現象,在這個平台上,政府除了履行國家機構行政和執法職能之外,實際上也是市場上主體之一,和其他市場主體一樣在市場上從事生産與交易活動——這是新市場财政學市場平台觀的基本理念。政府在市場中所履行的一個重要的、也是特殊的職能就是發行貨币、調控貨币流通,以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現代貨币金融體系是現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載體,屬于社會共同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市場主體的個别需要(貨币作為流通媒介服務于交易活動、作為儲藏手段服務于财富積累)。财政學要研究貨币問題的基本依據在于:一是現代國家的信用貨币(例如我國的人民币)是具有财政屬性的,是政府依托國家主權财政信用發行的貨币;二是現代國家的信用貨币實際上具有滿足私人個别需要和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雙重屬性。

現代貨币理論是在貨币政策和央行調控能力弱化的大背景下産生的,對于研究财政與銀行之間的關系、研究财政政策與貨币政策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同時也存在許多局限性。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範圍内各個國家政府貨币政策的問題越來越多,央行對貨币的調控能力實際上越來越弱,而财政政策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這是現代貨币理論産生的一個重要背景。對中國而言,盡管财政政策在地方化,但是這種财政地方化并不表明财政政策在弱化,而是在加強,因為财政政策地方化導緻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加大的同時,實際上也表明了市場通過政府财政渠道創造貨币的能力在增強。現代貨币理論的一些觀點,例如貨币是政府債務的憑證、财政赤字可以貨币化等,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其中也存在的許多局限性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由于貨币實際上是政府依托國家主權财政信用發行的,所以财政部門上和央行部門都具有調控市場上流通貨币的功能。其中,财政部門主要是通過财政收支和國庫現金管理活動實現對市場上流通貨币的調控,而央行部門則主要是通過基礎貨币、運用貨币政策實現對市場上流通貨币的調控;财政部門和央行部門實際上都對市場上流通的貨币具有調控功能。客觀上,财政部門與央行一樣也在扮演者市場流通貨币調控主體的角色,盡管在我國以及全球範圍内的其它國家政府一般都指定中央銀行作為市場流通貨币的調控主體。

如何建立财政貨币效應的法律約束,使之能夠與現行貨币政策協調統一,是現代财政與貨币政策協調配合的核心問題。


【整理】張明昂 【審核】劉金科

Baidu
sogou